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智能制造趋势的演进,工业机器人逐渐成为了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不仅在焊接、装配、搬运、冲压、喷涂等专业领域涌现大量的机器人产品,同时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方面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就目前的制造业而言,机器人与人协作生产的场景越来越多,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但对于从事轻工业生产的企业或某些具有轻载需求的工业环节来说,高强重载的工业机器人既会产生较大的成本压力,同时也无法满足灵活、高效、容易部署的应用需求;相较于汽车制造业或金属加工行业,电子、食品等轻工业的产品周期较短,这也为应用于这种场景下的工业机器人提出了通用性的需求。
此外,人员始终是最具柔性的生产单元,即使在用工成本急剧增加的今天,某些生产环境仍然有着大量的人工参与,这也使得协作机器人这一特殊的工业机器人品类在需求侧得到了催生。
发现市场需求后需要用高品质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在产品方面,节卡机器人研发了小助系列协作机器人,包括JAKA Zu 3、JAKA Zu 7、JAKA Zu 12、JAKA Zu 18,数字代号代表了该型机器人的最大负载(kg)。节卡小助系列协作机器人均采用了一体化关节设计,易组装、易拆卸,且在实际应用时无需安装安全栅栏,可与人、其他工业机器人及周围环境共融协作。
除此之外,节卡机器人还研发了力控s版协作机器人,配置了工业级力觉传感器(在机器人末端或底座集成力控传感器),并集成自主研发的力控算法,提升了协作机器人本体的感知能力,可以提供恒力、法向跟踪和速度模式等多种力控解决方案,并实现了协作机器人的全臂碰撞检测。
节卡机器人的产品采用了图形编程的方式,并以APP的形式搭载到了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具体操作过程类似于少儿机器人编程,操作简单易上手。这种编程方式落地的意义在于降低了工业机器人的操作背景门槛,企业不再需要聘请专业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人员就可以让机器人产品高效地运行。
同时,这种连接模式也使得节卡机器人发展出了无线控制柜,控制柜、机器人、APP终端全部采用无线网络的方式互联互通,摆脱了电缆所带来的的空间束缚,在未来也可以更好地对接5G网络或其他工业物联网技术。
由于协作机器人需要与人进行协作生产,因此作业环境的安全问题同样被企业重点关注。在安全性方面,节卡机器人不仅通过力反馈机制对机器人的动作进行了限制,同时还打造了JAKA视觉防护系统。
JAKA视觉防护系统采用了工业级的广角摄像头,并配置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像处理系统与机器人控制器建立连接。摄像头置于机器人工作区域上方,对工作场景进行监视,当外物(人或设备)闯入监控区域,系统根据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并做出判断,然后给机器人发送指令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人和机器的安全。
相较于传统的光栅安全门,JAKA视觉防护系统延长了监控时间并扩大了监控范围,其判定和相应不再依靠瞬时信息,而是通过图像信息进行判断,具有传统机器人所不可比拟的安全优势,也使得节卡机器人的产品能更适应人、物穿插的复杂作业环境。
(文章来源于机器人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