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普通高考将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考试疑似违规行为检测,这是辽宁省首次将AI技术应用到考试行为分析中。
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对所有考场的视频文件进行分析判断,检测出考生的疑似违规行为,各级考务工作人员再对系统检测出来的疑似违规行为进一步甄别判断,并依据相关规定做出处理。
在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将AI技术应用于普通高考考试违规行为管理中,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丰富考风考纪管理手段,提升考务工作管理水平,符合国家教育考试公平、安全、科学及规范原则。AI技术未来还将在其他国家教育考试中使用,确保国家教育考试公正公平。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相关专业,希望为这些领域发展培养更多人才。国家对这个专业也很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国家始终重视人工智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文件,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道路。
“人工智能”很可能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香饽饽”。因此,不管是考生还是家长都对人工智能领域拥有极浓厚的兴趣。可据目前来看,对人工智能专业的长期价值非常看好,很少人会否定这个学科的进步。但是很多高校井喷式地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有蹭热度的嫌疑!
而到了2020年,复旦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总共180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如此井喷式的趋势不合常理,无疑是附和学生的兴趣与随着舆论走。人工智能作为交叉学科,涉及到计算机科学,语言学,数学等多种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要是想要发展人工智能专业,必须有充分的师资与资源去扛起这个专业。
然而真实情况是很多工商类,师范类,旅游类高校也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这类高校在计算机科学这些领域的实力极其差劲。很多高校只是将原来的数学与统计学院或者是计算机系改造成人工智能学院,课程的规划与安排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学院负责人与导师也没有充足的经验,这无疑是挂羊头卖狗肉。
(文章来源于贤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