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项目
找工程师
大学仕会员
联盟中心
机器人
FA零部件
工控类
大学仕自动化小程序
快速找自动化资源、人才
自动化外包小程序
快速找外包需求、找工程师
大学仕抖音号
随时掌握一手咨询
FA零部件测评
你的零部件选购指南
自动化服务商专用
项目资源一手掌握
自动化设备需求方专用
设备案例设备供应商了如指掌
大学仕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一手咨询
大学仕自动化小程序
快速找自动化资源、人才
自动化外包小程序
快速找外包需求、找工程师
大学仕抖音号
随时掌握一手咨询
零部件测评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自动化外包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客服协助
加客服免费发需求
联系客服咨询项目
客服电话1
13016879065
客服电话2
400-828-5522
电话咨询客服
投诉电话
18168813292
投诉热线
自动化零部件供应商入驻申请
*公司名称
主营业务
*姓名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提交申请
激活店铺

只需2步,轻松拥有您的专属企业店铺

店铺信息

完善店铺信息,让雇主更加了解你

去完成
企业认证

完成实名认证,让雇主更加信任你

去完成
邀请你加入大学仕联盟
大学仕自动化小程序
长按识别进入小程序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
工业机器人相关的资讯
共找到 240 个符合条件的资讯
现代机器人四大应用案例分享
大学仕 2020-11-09 11:20 1674浏览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最新发布的《2020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持续攀升,取得270万台的新纪录,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2%。目前中国工厂有78.3万台工业机器人在运行,同比增长21%。机器人存量创下新纪录的同时,新增销量在高位放缓。2019年,中国市场新机器人安装量约为14.05万台。虽与2018年相比减少了9%,但仍创下有史以来第三高的记录。  随着工业4.0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细分行业用户加入到“机器换人”的工业潮流中,现代机器人的各大客户的真实反馈也见证了工业机器人新增需求虽缓慢,但它必然是大势所趋,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程度仍然大有提升空间。  1、HH050是一款应用于搬运、涂胶、冲压搬运、抛光打磨等领域的六轴工业机器人。该机型负载能力50kg,可达范围2239mm,控制轴数6轴。HH050优势:1、柔性化程度高,位移动作快速准确;2、模块化的通信接口,方便现场调试;3、力反馈检测功能,高速、安全、稳定、可靠;4、机器人应用功能集成化程度高,应用系统可直接切换;5、Windows CE系统适合现场操作;6、功能软件包开放一体化,可免费使用;7、使用多摩川电机、纳博减速器,分离式编码器及电机可单独更换;  2、HH020是一款应用于弧焊、搬运、涂胶、组装、激光切割等领域的六轴工业机器人。该机型负载能力20kg,可达范围1742mm,控制轴数6轴。HH020优势:1、机器人TCP设定简洁,方便调试;2、结构灵巧、快速精确、刚性强、柔性高;3、机器人可达范围大、负载能力强;4、电机种类少、降低存储配件成本、售后维护方便;5、机器人应用功能集成化程度高,应用系统可直接切换;6、Windows CE系统适合现场操作。7、功能软件包开放一体化,可免费使用;8、使用多摩川电机、纳博减速器,分离式编码器及电机可单独更换;  3、HS220是一款应用于点焊、搬运、涂胶、锻造、机床上下料、去毛刺等领域的六轴工业机器人。该机型负载能力220kg,可达范围2666mm,控制轴数6轴。HS220优势:1、机器人本体自重更轻,刚性更强,运行周期短;2、可切换两种负载模式,运动速度可自适应;3、重复定位精度高,焊接效果美观、一致性强;4、在点与点之间位移时速度快捷,动作平稳柔和;5、可多台机器人协同工作,能够做到快准稳地高速移动及焊接;6、电机种类少、降低存储配件成本、售后维护方便;7、机器人应用功能集成化程度高,应用系统可直接切换;8、Windows CE系统适合现场操作;9、功能软件包开放一体化,可免费使用;10、使用多摩川电机、纳博减速器,分离式编码器及电机可单独更换。4、HA006B是一款应用于弧焊、搬运、涂胶、组装、上下料、去毛刺等领域的六轴工业机器人。该机型负载能力6kg,可达范围1425mm,控制轴数6轴。HA006B优势:1、机器人TCP设定简洁,方便调试;2、结构灵巧、快速精确、刚性强、柔性高;3、机器人可达范围大、负载能力强;4、电机种类少、降低存储配件成本、售后维护方便;5、机器人应用功能集成化程度高,应用系统可直接切换;6、Windows CE系统适合现场操作;7、功能软件包开放一体化,可免费使用;8、使用多摩川电机、纳博减速器,分离式编码器及电机可单独更换。(文章来源于机器人在线网)
Acieta推出FastLoad CX1000可扩展协作机器人
大学仕 2020-11-06 11:32 462浏览
  对于面临产能短缺和劳动力短缺的机械制造企业来说,现在是一个特别具有挑战性的时期。为了解决这些难题,aceita推出了它所说的“最简单、最灵活的cobot解决方案”–FastLoad CX1000协作可扩展机器人。  为了防止车间设备闲置,FastLoad CX1000安装在一个移动平台上,一个工人可以轻松移动,因此可以在车间周围的不同机器上快速设置。该系统配备了一个Fanuc 10KG,120V的协作机械臂,以完成物料搬运任务。它可以配备多达三个模块化推车,以处理各种各样的部件或允许更多的部件进入队列。  aceita的产品经理Jake Corning说:“FastLoad CX1000是预先设计好的,可以满足最常见的机床加工需求,因此可以在一周内交付和安装。“凭借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运营成本,用户可以在18到24个月内看到投资回报。”直观的触摸屏界面使编程变得非常简单。安装需要几个小时,而不是几天。FastLoad CX1000占地面积小,不需要安全围栏,因此它占用的占地面积比传统的机器人单元少80%。  操作员在FastLoad CX1000旁边工作以装载和卸载部件,而机器人在最多两台机器上连续工作,从而使吞吐量加倍。压力传感器在施加压力时停止机器人,确保操作人员更安全地应用。  科宁说:“把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交给机器人,雇主可以重新分配技术工人从事更具挑战性和更有价值的工作,比如质量控制和零件设计。”(文章来源于贤集网)
MiR自主移动机器人为企业提供高安全性的内部物流解决方案
大学仕 2020-11-06 11:10 207浏览
  名傲移动机器人携手合作伙伴西克中国(SICK)亮相以“智慧物流”为主题的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现场展示配备了SICK激光扫描技术的MiR100自主移动机器人,为物流行业企业运输带来了高安全性的自动化内部物流解决方案。安全性是自主移动机器人最主要的特性之一,可确保AMR在动态环境中移动运行,与工作人员一起协作共事。  全球各地大多数制造商或企业都非常重视工作场所的安全性。根据MiR的调研报告显示,72%的制造商认为,工作场所的碰撞和事故是极具挑战性的业务问题。因此,他们会选择部署自主移动机器人来提升其工作场所的生产力,优化他们最为关注的安全性。  MiR100自主移动机器人是MiR产品系列中轻载重的自主移动机器人。与其他MiR移动机器人一样,MiR100无需修改现有设施布局,便可快速安装或更换定制的顶部模块,满足客户不同的应用需要。凭借先进的内置传感器、相机和软件技术,MiR100可识别周围环境,安全避开障碍物和工作人员,自主地在人类和障碍物四周安全移动运行。  所有MiR移动机器人都配备了双激光扫描仪,这是MiR移动机器人综合安全和导航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位于机器人的前后两个角落,提供360度全方位的实时监测及导航。机器人在遇到无法移动的障碍物时可以安全后退,也可以从后面或侧面探测接近的人,在需要时停下或对路线进行调整。MiR所使用的先进激光扫描技术则是源于合作伙伴SICK,该技术通过了ISO 13849认证的激光扫描器符合类别3性能水平d安全标准,性能在市场上各品牌激光扫描仪设备处于领先地位。借助SICK的激光扫描器,MiR自主移动机器人可以不受光线和灰尘的影响,扫描精度更优于其他同类产品,实现动态安全和高精度测量和导航。  西克中国安全产品专家刘奇先生表示:“SICK可以针对所有安装情况和环境条件提供适合每种应用的激光传感器,用于识别微小物体以及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下进行检测。而以安全性为首要前提的MiR自主移动机器人,在有了我们激光传感器的进一步‘加持’后,不仅能为企业提供灵活、智能的自动化内部物流解决方案,还能助力他们优化工作场所的整体安全性。”  此外,MiR自主移动机器人还配备了其他功能以确保其日常操作中能安全、高性能地运行,例如3D相机、AI 相机、其他传感输入器和软件算法,以及适用于重载自主移动机器人中用于检测脚步和托盘的接近传感器。这些功能组合成一个常规安全系统,在没有外部安全措施的环境中,可以让自主移动机器人与工作人员一起搬运货物。然而当常规安全系统由于某种原因出现故障或没有额外配备安全功能,AMR会全速运行而无法停止造成危害,重载AMR也会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因此MiR自主移动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必须满足机械安全标准和未来标准,并配备各类相关安全功能,以确保即使主要控制系统失灵,移动机器人也能及时做出反应确保安全。所有的MiR自主移动机器人必须满足紧急停车、区域切换、人员检测和超速检测这四大硬性要求,可在发生故障时切断电源紧急停车。另外,MiR250、MiR500和MiR1000这些重载机器人在“掌握”基础四大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包含额外的五大安全功能,例如区域屏蔽、安全限制速度、安全保护停车、移动能力和系统紧急停车,让工作人员得以在安全的环境中与安全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协作共处。  MiR自主移动机器人中国区总监袁亿米  先生表示:“近年来,现代制造正从智能制造演变为智能智造,AMR等高效灵活的内部物流解决方案因此备受行业关注及推崇。MiR积极推动这一市场变革,并致力于为各行业的企业内部物流运输提供安全、可靠的自主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MiR自主移动机器人配备了先进的多传感器安全系统和功能性安全措施,是营造AMR和人类协作的‘安全至上’工作环境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文章来源于机器人在线网)
从机器人产量锐增看中国制造变化
大学仕 2020-11-04 11:56 502浏览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重创世界经济,但国内机器人产业却逆势上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工业机器人需求自3月以来持续复苏,9月单月产量达2.32万台,同比增长51.4%,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服务机器人产量也实现了单月70%以上的同比增速。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有60%左右应用于汽车制造业以及3C电子行业(即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行业)。”广州工业机器人制造和应用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梁万前说,进入二季度,这两大板块的回暖,稳住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自4月份首次转正以来,持续增长,进入三季度,连续三个月保持在10%以上,其中1月至8月、1月至9月增速均保持在11.7%的高位。在汽车制造业方面,尽管1月至9月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仍同比下降16.7%,但自3月以来累计同比降幅逐月收窄。  从机器人产业上游的视角来看,“今年我们来自新基建板块的订单强势增长,特别是轨道交通领域需求表现亮眼。”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远告诉记者。这些“新生”机器人都去哪儿了?作为智能制造领域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机器人产业高速增长受哪些板块驱动,对中国制造业意味着什么?  “从下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数据的增量来看,其中有上半年因疫情导致的需求积压,在下半年全面复产后集中释放的贡献。”梁万前说,但更重要的是疫情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负责人观念的改变,以及劳动力供给格局的改变。  事实上,在疫情发生之前,一些城市用工荒的问题已经浮出水面,机器换人的步伐早已开始,只是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季度末,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952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384万人,同比下降2.1%。  “疫情发生后,人员回流受到了限制,使得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生产陷入停顿。虽然后来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考虑到疫情反复的风险,部分一线工人最终还是选择在家附近找工作,不愿远走。”梁万前说,这让一些企业下决心采购机器人,投资智能化生产线。  “疫情加速了很多单位,对无人操作的思考。”上述无人机企业有关负责人说,今年南方发生大范围洪灾,水利、电力巡检需求加大,用无人机巡检,不仅巡检范围更大,而且可以实现无接触巡检,这成为相关部门和企业的现实选择。  此外,据梁万前介绍,国内机器人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成本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下降,性价比显著提升,这让部分企业不只有需求,而且有能力配备智能化生产装备。新基建加上中国其他的一些政策,以及中国在控制疫情方面的有效手段,为中国打造了一个非常好的营商经济环境,能够让新技术迅速为企业所采纳,助力经济可持续修复。(文章来源于机器人在线网)
工业机器人的驱动系统有哪些?
大学仕 2020-11-03 16:24 2087浏览
  工业机器人的驱动系统,按动力源分为液压,气动和电动三大类。根据需要也可由这三种基本类型组合成复合式的驱动系统。这三类基本驱动系统的各有自己的特点。一、液压驱动系统  由于液压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它具有动力大、力(或力矩)与惯量比大、快速响应高、易于实现直接驱动等特点。适于在承载能力大,惯量大以及在防焊环境中工作的这些机器人中应用。但液压系统需进行能量转换(电能转 换成液压能),速度控制多数情况下采用节流调速,效率比电动驱动系统低。液压系统的液体泄泥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工作噪声也较高。因这些弱点,近年来,在负荷为100kz以下的机器人中往往被电动系统所取代。二、气动驱动系统  具有速度快、系统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等特点。适于在中、小负荷的机器人中采用。但因难于实现伺服控制,多用于程序控制的机械人中,如在上、下料和冲压机器人中应用较多。三、电动驱动系统  由于低惯量,大转矩交、直流伺服电机及其配套的伺服驱动器(交流变频器、直流脉冲宽度调制器)的广泛采用,这类驱动系统在机器人中被大量选用。这类系统不需能量转换,使用方便,控制灵活。大多数电机后面需安装精密的传动机构。直流有刷电机不能直接用于要求防爆的环境中,成本也较上两种驱动系统的高。但因这类驱动系统优点比较突出,因此在机器人中被广泛的选用。 (文章来源于机器人在线网)
工业机器人技术之碰撞检测系统
大学仕 2020-11-03 11:34 869浏览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人们对机器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机器人安全性能方面。最初使用的机器人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重复任务,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机器人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传统的工业机器为保证机器的安全运行,需要配备防护栏,这样能保证运行时与人隔离开。  但是随着技术发展,机器人开始承担越来越复杂的工作。这些工作有时要求工作人员可以随时介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机交互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保证安全,控制器需要实时检测机器人与工作人员之间是否存在碰撞,通过控制策略保证在碰撞的时候不会伤害到工作人员。目前,大多数检测碰撞或碰撞力都是通过添加外部传感器来实现的。  检测碰撞的几种方式,采用腕力传感器来检测碰撞:可以精确检测手抓末端的碰撞力,但无法做到检测机器人其它部位的碰撞,检测范围有局限性,通常用在磨削力、装配力等手抓末端碰撞力方面的检测采用感知皮肤来检测碰撞,将感知皮肤覆盖在机器人全身,就可以检测到任意部位的碰撞。  但缺点是布线时比较复杂,抗干扰能力较差,整个过程中还增加了处理器的运算量通过电机的电流或者反馈的力矩来检测碰撞,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机器人的碰撞方案,不需要再额外使用别的传感器,优点是检测范围能够覆盖到机器人的整个表面。(文章来源于机器人在线网)
数字化浪潮下,生态性、敏锐度、稳定性是企业关键!
大学仕 2020-11-03 11:17 903浏览
  近年来,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数字化转型都是绕不开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加速了全球范围内数字化转型的步伐。2020年9月,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IFR)发布了报告《新世界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 2020》,在报告发布会上,“疫情成为数字化加速器”这一话题受到热议。  在人们保持社交距离的今天,许多行业不得不主动迎接数字化转型,例如电子行业的数字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医疗相关数字化应用开发需求激增;同时,疫情也为工业生产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机会。数字化转型不仅重新了很多定义企业的业务运营模式,还使得越来越多的流程、场景将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但新冠疫情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存在机遇的同时,也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  例如产业不断柔性化的转型升级,多品种小批量的频繁换产需求,同时伴随着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决策权力调整,以及人才结构的变化,对于企业资金体量、组织能力、人才素质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使得企业仍然顾虑重重。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虽然数字化势头强劲,但大环境不确定性仍然较多,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制造业来说,怎样才能更好地拥抱数字化变革,找到数字化转型的最优解呢?  首先,从外部环境上看,在组织机构数字化转型刚刚兴起时,数字化是从散点式开展的,从用户需求开始推进,比如电商平台的兴盛就是快速反馈客户需求的传统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实践。而现在,数字化延伸到系统与流程,在AI和大数据的发展推动下,规模化人工智能转型正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最新前沿。  同时,数字化也不仅仅局限于企业自身,如何和行业伙伴一起数字化、构建行业生态,成为了企业生产运营中新的机会点。这对于制造业来说,仅仅用自动化去替代劳动型、程序型任务是不够的,要是自动化更加智能,与友商和产业链上下游的行业伙伴共建生态,是探索自动化创造更多价值的方向。  同时,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敏锐度也极其重要。拥有对市场与客户的敏锐度,并有能力进行创新转换,才能投资对的未来。利用数字化技术,及时灵活调整,快速响应市场,是数字化为企业未来提升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带来的重要价值,因为数字化可以实现人和机器优势互补,大幅提升效率。  总的来说,制造商在智能的数字化浪潮下稳定航行,需要做到外建生态,内有创新敏锐度和稳定布局。而协作应用,或许是目前帮助制造商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  相信在未来,随着社会各方面数字化程度的提升,市场结构变化和来自技术的变化会更加深刻的影响着企业,推动企业明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为了逃脱被快速变化市场淘汰的噩运,已定型的大公司必然会奋起转型,实现凤凰涅槃。  而在协作机器人这个面向数字化转型最前沿市场的推动下,协作应用也会使人和机器的智能得到更极致的发挥,以高度智能的自动化帮助制造业乃至更多行业的企业披荆斩棘,实现更加智能的数字化未来。(文章来源于机器人在线网)
联想发布工业机器人:可自主学习、智能行动
大学仕 2020-10-30 11:23 400浏览
  2020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发布首款自研工业机器人,命名为晨星工业机器人,晨星工业机器人的任务是为国产大飞机的制造而工作,可实现自主喷涂。  晨星机器人具备自主模式和人机协同模式,自主模式下机器人可以智能行动、智能建图,无需人的控制而移动。采用3D物体识别,用于引导机器人上的机械臂执行任务,同时,路径规划也实现自主,能够实现避障功能。联想研究院的研发专家表示,晨星工业机器人的研发需求和任务极其紧急,从商飞需求的提出到联想最终将产品成型,一年时间日夜兼程。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CTO芮勇博士介绍称,机器人会对整个车间进行空间扫描感知,数据在边缘侧的虚拟机上实时三维建图和渲染,并通过容器化的SLAM技术,导航定位,移动至指定的喷漆间。机器人的双目立体相机将操作台的工件和周边情况实时采集到边缘服务器。  边缘服务器随后将3D视频流实时推送到AR眼镜。而工人通过AR眼镜和手柄远程操纵机器人同步执行喷漆,手感完全等同于亲临现场。这样操作一次自然示教之后,该零部件的喷漆能力就保存在了边缘侧,之后对于同样规格的零部件,机器人就能实现自主喷涂。此外,机器人还能进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喷涂质量自动检测。”  据联想方面介绍,晨星机器人是一个能够帮助用户立体感知远程环境,并且与之实时交互的机器人系统。系统的整体架构为:机器人位于远程工作空间内,将其拍摄的3D视频流通过5G网络发送至用户,同时接收来自用户的控制指令;用户位于操作区通过头戴AR设备立体感知环境,并基于当前感知信息向机器人下达控制指令。  除此之外,该机器人系统还能够完成基本的示教任务,即用户引导机器人进行一次作业任务,机器人即可学会动作序列,最终在没有用户介入的情况下自主完成该作业任务。同时,该系统具备柔性作业能力,能够在工厂中完成多种类型的作业。(文章来源于机器人在线网)
工业行业快速发展,国产机器人将迎快速扩张
大学仕 2020-10-30 11:04 206浏览
  受政策利好推动,机器人概念走强,人脸识别、工业4.0、工业互联、人工智能等相关概念呈现涨势,相关个股多数走高。多家券商看好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空间,认为国产机器人有望实现规模快速扩张。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等六部门23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实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推广计划。扩大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在医疗、助老助残、康复、配送以及民爆、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消防等领域应用。加快高危行业领域“机器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行动实施步伐,加快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推广应用及高危企业装备升级换代。加强对民营企业创新型应急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在各类应急救援场景中,开展无人机、机器人等无人智能装备测试。  市场普遍认为,作为智能制造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设备,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空间巨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9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3194台,同比增长51.4%;今年1至9月,工业机器人产量160715台,同比增长18.2%。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不久前发布的报告则显示,亚洲仍然是工业机器人最强劲的市场,该地区最大机器人使用者中国的时长运营存量增长了21%,2019年达到约78.3万台。  华创证券指出,制造业升级是实现中国制造的必经之路,而制造业升级的根基在于自动化的普及,自动化的基本环节是机器人渗透率的提升,因此“机器换人”在制造环节势不可挡。在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劳动力成本提升背景下,技术进步和国产化突破推动机器人价格稳中有降,“机器换人”性价比优势日益凸显。  随着工业机器人行业复苏,国产机器人有望实现规模快速扩张。上海证券分析称,宏微观均显示工业机器人行业在复苏途中,未来销量有望持续高增长。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制造业复苏持续;中观来看,以工业机器人下游两个最大的行业汽车和3C行业观测,汽车行业延续复苏的态势,乘用车销量已经连续多个月复苏;2020年1至9月3C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7%,继续维持在高位。微观来看,用于工业增值加工的设备近期均实现增长,注塑机、机床、工业机器人、激光等都有30%以上的增长。  信达证券也表示,与新加坡、韩国、日本以及德国等国家相比,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中国作为率先从疫情中恢复的国家,正承接全球其他地区转移的制造业订单,进一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国内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四季度以及明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国元证券表示,近年,优质的国内机器人厂商开始崛起,份额逐渐提升、替代进程不断加速,有望借助行业东风、实现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张。  平安证券认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国内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仍在持续恢复并好于2019年同期。短期来看,需求的改善至少能持续到2021年一季度;长远来看,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设备,仍将是一个成长动力充足、充满投资机会的行业。 (文章来源于机器人在线网)
珞石机器人的解决方案应用情况
大学仕 2020-10-28 16:18 517浏览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热系统在汽车配件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汽车热系统生产中,汽车空调使用的冷凝器、暖风芯体、蒸发器等主要由管片、翅片等组成,由于生产节拍要求高,工艺复杂,或种类多等多方面原因,不易实现可靠的全自动生产,一般采用人工或半自动方式生产。  这种生产方式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对于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汽车行业来说,这样的效率无法匹配整车生产的速度。经过在汽车热系统领域的深耕探索,珞石机器人与全球顶级tier1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法雷奥展开密切合作,实现了全自动管片堆垛、全自动机芯组装、集液管咬边铆接、自动涂钎焊膏等多项热系统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广泛应用。1、管片堆垛:在汽车热系统生产中,最常见的是散热器、冷凝器等铝机芯的加工,其组成机芯的管片主要由制管机生成,生成后需要上料到下一个工序,在此过程中需进行管片的堆垛。珞石管片全自动处理方案能够高效完成管片自动收集和有序堆垛。可以兼容115mm-1000mm的扁管长度,最高支持300片/分钟的扁管输出速度,并且可以一键自动换型。从一名操作工看守一台制管机,升级为一名操作工维护至少3台设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2、管片喷钎后堆垛:管片从制管机里生产出来后需要对其喷钎,在喷钎完成后需要对管片收集码垛并装箱。珞石DFD管片自动收集堆垛和装箱方案兼容长度200-350mm的管片,能够一建自动换型,且对管片质量无损伤。并且支持最大0.188 秒/件的DFD生产速度,从两名操作工看守一台DFD进行收料,升级为一名操作工维护3台DFD设备。3、机芯组装:在机芯组装工序中,根据机芯的不同型号,需要对管片和翅片进行组装。珞石全自动机芯组装设备连接制管机及翅片机,自动完成管片自动翻转及管翅片交叉组装,实现15s一个机芯的高效生产,并自动将成品机芯搬运至下道工序。操作人员由4人降为2人,不仅提升生产效率,还有效解放人工,节省用工成本。4、机芯钎焊:在机芯钎焊流程中,有时需要补涂钎焊膏,此工序要求沿着一定轨迹精确涂上去,并在涂焊膏后进行堆垛进炉以提高产能。珞石自动涂钎焊膏方案,连接喷淋炉和钎焊炉,兼容十多种机芯型号,传感器可自动识别不同机芯以切换相应工艺,高效完成机芯的涂焊膏及码垛功能,并等间距释放进入钎焊炉。焊膏流量稳定可靠,利于提高产品一致性。5、集液管组装:集液管是空调冷凝器中的主要组件,生产加工时需要对其主板、盖板、隔片、干燥筒、定位块等零件进行铆接。珞石集液管咬边铆接设备可自动完成铆接工作,生产节拍能够控制在40s以内,铆接间隙小于0.1mm,安全高效。每台设备主体能够扩充至少20种工装,对应20种产品,兼容90-600mm不同长度的集液管生产,适应多种类的生产需求,在确保效率与品质的同时兼顾设备柔性。6、机芯自动化产线:通过一系列自动化机构及线体,实现机芯入炉前间距调节,钎焊炉上料,氦检上下料,假机芯回流,以及单元间的传送带。全新设计的工厂布局图,为将来的潜在自动化改造预留空间。产线可以实现最高3.5s加工一个机芯,17.5s完成一个料盘的机芯的生产,保证产品一致性,并且能够节省多达10名人工,减轻用工成本。  在汽车热系统的自动化生产中,珞石高精高速的六轴工业机器人,能够保证稳定生产。而柔性抓手设计,可以模仿人手上下料更好的保护工件,实现表面的零磨损。同时,珞石机器人高集成度的模块化设计,灵活的设备配置,极高的性价比,让生产更加柔性。  珞石机器人已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头部企业展开广泛合作并拥有丰富的应用案例。未来,珞石机器人将持续深耕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力争为更多汽车行业厂商提供机器人产品及全面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促进自动化升级,助其生产再上新台阶。(文章来源于机器人在线网)
免费咨询
扫一扫关注大学仕公众号 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关注行业发展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