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1月13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京张高铁开通15天,京张高铁日常运行图共计开行旅客列车41对,上座率高达95%以上,北京铁路局共计发送旅客39.87万人,到达38.46万人,共计有78.33万人次尝试体验京张高铁。京张高铁动车组又称智能高铁,主要是采用了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当人或车超出安全区域能实现自动报警;检修平台加装了动态检测系统,利用机器人来检修车底轨道作业,高铁周边还配置了入侵及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等,可以自动检测雨雪、地震等恶劣天气状况并提前报警,确保动车的安全行驶。
动车段:车底检修机器人即将上岗
北京日报记者乘坐G8823次列车开往太子城。一路上车行平稳,旅客们不时颇有兴致地举起手机拍照留念。25℃的车上温度十分温暖。
北京动车段北京北动车所值班所长兼技术组组长上官亚飞介绍,为了确保旅客乘坐列车平稳舒适,动车检测采用了多项智能化技术,已实现“人脸识别”、后台精准卡控等功能。
目前,机械师在对智能高铁进行检测时,后台摄像头会通过定位,自动剪辑同一人的相关视频。后期在动车检修质量控制上就能精准到人。同时,调度作业控制系统也可以实时定位知晓机械师方位,何人在何时何部位作业,系统一目了然。在动车维修的三级平台上,“人脸识别”系统不仅可以进行人员定位,更可以随时跟踪某位机械师的作业信息,在列车启动、给电等环节提前介入,保障机械师的人身安全。
据悉,北京铁路局引进的首台车底检修机器人也即将投用。通过数据建模,机器人在车底按程序路线行走,可以收集、反馈毫米级的指标值。“它的眼睛里可不揉沙子。”上官亚飞介绍,有些人眼观察不出或者精度不够的点位,机器人的“火眼金睛”都能立刻发现。目前,车底检修机器人正进一步调试,争取在春运期间可以投用。
上官亚飞介绍,针对京张高铁沿路雪多、高寒的特点,该段也已做好春运期间的保障预案。“冰雪对高铁影响大,尤其是转向架等部位。”上官亚飞解释,高铁“底盘低”,遇到大雪时,转向架和钢轨之间容易积雪结冰,所以遇雪天将第一时间除雪打冰,并将按预案要求对车底部件反复确认。同时,天气寒冷,他们也将增加车辆空调滤网清洗频次,确保通风顺畅。
工务检修:精确到毫米级
舒适平稳的京张高铁运行,离不开工务段的精心维护。北京工务段昌平综合维修工区班长田鹏飞介绍,该工区负责京张高铁昌平站至八达岭长城站之间的工务维护保养。这段工区也是京张高铁沿线难度最复杂的一段,近50公里长的范围内,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交接。因为两种轨道沉降差距大,维护难度高,需要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维修。
京张高铁采用了新道岔、新扣件,测量方法也随之更新。比如八达岭长城站的12公里维护区间因为处于长大隧道环境。为保持高铁运行平稳,其道岔是锁定在硬度很高的固态道床上。在这段区域检修,工务人员要采用专用设备,比如将全站仪放置在冠岛小车上,通过安插棱镜观察轨距、几何尺寸变化等。“检测精度能精确到1毫米范围内。”田鹏飞说,即使只有零点几毫米的误差,也能通过这种高科技检测设备发现。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资讯
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