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号:CN201820225598.8
申请日:2018-02-08
公开(公告)号:CN207971603U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发明人:杨浩海;董伯恺;王雅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鑫源森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立春
申请人地址: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国兴佳园小区底商A12-8号
1.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7)、机柜(8)、控制柜(15),所述底板(7)上端一侧设置有所述机柜(8),所述机柜(8)一侧壁中部设置有操作板(5),所述操作板(5)上设置有显示屏(4)、键盘(6)、开关(9),所述机柜(8)内底端设置有电源(17)、控制器(18),所述机柜(8)内上端设置有电机一(16)、变速器(19),所述机柜(8)上端一侧设置有转轴(3),所述转轴(3)顶端设置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上端远离所述转轴(3)一侧设置有支撑块(1),所述支撑块(1)顶端设置有所述控制柜(15),所述控制柜(15)内设置有油箱(20)、油泵(21)、电机二(22),所述控制柜(15)底端远离所述支撑块(1)一侧设置有升降柱(14),所述升降柱(14)底端设置有焊枪(12),所述焊枪(12)一侧壁中部设置有测距头(13),所述底板(7)上远离所述机柜(8)一侧设置有焊台(10),所述焊台(10)上端中部设置有工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8)焊接在所述底板(7)上,所述转轴(3)铰接在所述变速器(19)的传动输出端,所述连接板(2)焊接在所述转轴(3)上,所述支撑块(1)成型于所述连接板(2)上,所述控制柜(15)焊接在所述支撑块(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4)内嵌在所述操作板(5)上端中部,所述键盘(6)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显示屏(4)下方一侧,所述卡关内嵌在所述操作板(5)上远离所述键盘(6)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17)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机柜(8)内底端一侧,所述控制器(18)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机柜(8)内远离所述电源(17)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一(16)铰接在所述机柜(8)内上端一侧,所述变速器(19)内嵌在所述机柜(8)远离所述电机一(16)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20)成型于所述控制柜(15)内上端,所述油泵(21)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控制柜(15)内底端一侧,所述电机二(22)铰接在所述机柜(8)内远离所述油泵(21)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9)与所述电源(17)电连接,所述电源(17)与所述显示屏(4)、所述控制器(18)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8)与所述显示屏(4)、所述焊枪(12)、所述电机一(16)、所述电机二(22)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设备被发明出来,并投入到生产实践当中,这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中在工业生产加工中,常会用到机器人焊接设备,一般的机器人焊接设备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其上无操作板和控制柜,不能够在焊接前实现工件的准确定位,且其定位精度低,焊接质量差,不利于提高焊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包括底板、机柜、控制柜,所述底板上端一侧设置有所述机柜,所述机柜一侧壁中部设置有操作板,所述操作板上设置有显示屏、键盘、开关,所述机柜内底端设置有电源、控制器,所述机柜内上端设置有电机一、变速器,所述机柜上端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顶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远离所述转轴一侧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端设置有所述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内设置有油箱、油泵、电机二,所述控制柜底端远离所述支撑块一侧设置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底端设置有焊枪,所述焊枪一侧壁中部设置有测距头,所述底板上远离所述机柜一侧设置有焊台,所述焊台上端中部设置有工件。
上述结构中,焊接前首先将所述工件放置在所述焊台上,然后按下所述开关使所述电源接通,所述电源接通后使所述显示屏亮起,所述电源接通后使所述控制器得电,当需要进行焊接时,可通过所述键盘在所述显示屏输入控制信息,所述显示屏接收信息后通过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电机一工作,所述电机一通过所述变速器使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轴转动后通过所述连接板可使所述控制柜转动,进而将所述焊枪移动到焊接部位正上方,接着通过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电机二工作,所述电机二通过所述油泵将所述油箱内液压油抽到所述升降柱内,使所述升降柱内油压升高,进而实现所述焊枪的下移,当所述测距头测得所述焊枪到达焊接部位时,通过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电机二断电,进而停止升降,对所述工件进行焊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焊接效率,所述机柜焊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转轴铰接在所述变速器的传动输出端,所述连接板焊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支撑块成型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控制柜焊接在所述支撑块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焊接效率,所述显示屏内嵌在所述操作板上端中部,所述键盘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显示屏下方一侧,所述卡关内嵌在所述操作板上远离所述键盘一侧。
为了进一步提高焊接效率,所述电源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机柜内底端一侧,所述控制器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机柜内远离所述电源一侧。
为了进一步提高焊接效率,所述电机一铰接在所述机柜内上端一侧,所述变速器内嵌在所述机柜远离所述电机一一侧。
为了进一步提高焊接效率,所述油箱成型于所述控制柜内上端,所述油泵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控制柜内底端一侧,所述电机二铰接在所述机柜内远离所述油泵一侧。
为了进一步提高焊接效率,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显示屏、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显示屏、所述焊枪、所述电机一、所述电机二电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通过设置操作板和控制柜,可实现工件的自动定位和焊接,且定位精度高,焊接质量好,有利于提高焊接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中机柜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中控制柜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支撑块;2、连接板;3、转轴;4、显示屏;5、操作板;6、键盘;7、底板;8、机柜;9、开关;10、焊台;11、工件;12、焊枪;13、测距头;14、升降柱;15、控制柜;16、电机一;17、电源;18、控制器;19、变速器;20、油箱;21、油泵;22、电机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包括底板7、机柜8、控制柜15,底板7上端一侧设置有机柜8,机柜8一侧壁中部设置有操作板5,操作板5上设置有显示屏4、键盘6、开关9,机柜8内底端设置有电源17、控制器18,机柜8内上端设置有电机一16、变速器19,机柜8上端一侧设置有转轴3,转轴3顶端设置有连接板2,连接板2上端远离转轴3一侧设置有支撑块1,支撑块1顶端设置有控制柜15,控制柜15内设置有油箱20、油泵21、电机二22,控制柜15底端远离支撑块1一侧设置有升降柱14,升降柱14底端设置有焊枪12,焊枪12一侧壁中部设置有测距头13,底板7上远离机柜8一侧设置有焊台10,焊台10上端中部设置有工件11。
上述结构中,焊接前首先将工件11放置在焊台10上,然后按下开关9使电源17接通,电源17接通后使显示屏4亮起,电源17接通后使控制器18得电,当需要进行焊接时,可通过键盘6在显示屏4输入控制信息,显示屏4接收信息后通过控制器18使电机一16工作,电机一16通过变速器19使转轴3转动,转轴3转动后通过连接板2可使控制柜15转动,进而将焊枪12移动到焊接部位正上方,接着通过控制器18使电机二22工作,电机二22通过油泵21将油箱20内液压油抽到升降柱14内,使升降柱14内油压升高,进而实现焊枪12的下移,当测距头13测得焊枪12到达焊接部位时,通过控制器18使电机二22断电,进而停止升降,对工件11进行焊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焊接效率,机柜8焊接在底板7上,转轴3铰接在变速器19的传动输出端,连接板2焊接在转轴3上,支撑块1成型于连接板2上,控制柜15焊接在支撑块1上,显示屏4内嵌在操作板5上端中部,键盘6通过卡槽固定在显示屏4下方一侧,卡关内嵌在操作板5上远离键盘6一侧,电源17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机柜8内底端一侧,控制器18通过卡槽固定在机柜8内远离电源17一侧,电机一16铰接在机柜8内上端一侧,变速器19内嵌在机柜8远离电机一16一侧,油箱20成型于控制柜15内上端,油泵21通过卡槽固定在控制柜15内底端一侧,电机二22铰接在机柜8内远离油泵21一侧,开关9与电源17电连接,电源17与显示屏4、控制器18电连接,控制器18与显示屏4、焊枪12、电机一16、电机二22电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