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号:CN201720499690.9
申请日: 2017-05-07
公开(公告)号:CN206779738U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发明人:廖辉
1.焊接机的大电流导电机构,用于向待焊接工件供给大电流,包括设置于自动生产线上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安装有便于焊接工件的上下料工位与焊接工位回转替换的第一导电旋转轴,对应的基座上侧内部设有支承第一导电旋转轴转动的第一支承轴承;所述第一导电回转轴的侧端部安装有一横梁,在横梁的左右两端对称的安装有分别自回转定位动作且在其上分别装夹需要通电的待焊接工件的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和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所述第一导电旋转轴和横梁均为中空结构,在第一导电旋转轴中心安装有随其同轴转动的导电过渡套,第一导电旋转轴端部安装固定有随其同轴转动并与导电过渡套固定连接的一级导电环,所述基座侧壁对应第一导电旋转轴的端部安装有至少一个与大电流供电设备连接且弹性触接旋转的一级导电环侧面的一级导电柱;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或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的端部旋转法兰盘侧面触接的二级导电柱,所述二级导电柱与导电过渡套之间的横梁内腔中还设有将两者之间导电连通的电缆;所述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和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上分别装夹待焊接工件通过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或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的自身本体通电来向各自装夹的待焊接工件供给大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机的大电流导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旋转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其回转运动的两个基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机的大电流导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回转轴的前后侧分别安装有一横梁,第二导电回转轴和第三导电回转轴对称的安装在两个横梁的左右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机的大电流导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侧壁设有固定一级导电柱的一级导套和一级压力弹簧,所述一级导套固定于基座侧壁上,一级导电柱滑动的套接于一级导套上,一级压力弹簧套装于一级导电柱上并以基座侧壁为支撑面弹性张力的推动一级导电柱触接一级导电环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机的大电流导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侧壁设有固定二级导电柱的二级导套和二级压力弹簧,所述二级导套固定于横梁侧壁上,二级导电柱滑动的套接于二级导套上,二级压力弹簧套装于二级导电柱上并以横梁侧壁为支撑面弹性张力的推动二级导电柱触接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或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端部的旋转法兰盘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机的导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焊接机的大电流导电机构。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有的金属材料基体与金属之间的焊接,产品需要逐点焊接,效率低,焊接中有浪费,成本高;且由于累计的焊接时间长,对产品的损伤大,导致焊接质量无法保证,准备工序需要增加人工费用。
当采用焊接机对小件多、焊缝段数多而短的零部件自动化焊接时,现有的焊接方式不仅焊接质量差,焊接过程的运行不稳地,而且焊接过程的通电电流非常大,现有的焊头通电结构不能有效的适应大电流焊接。
本实用新型针对焊接生产线上焊接变位机的效率低下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多焊枪的双工位交替作业,传输的电流平稳,确保焊接连续运行、无焊渣和明显的焊接缺陷,焊缝质量和稳定性好,能融入到各种自动化焊接生产线中,易于操作、便于维护保养,有效降低设备成本和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焊接机的大电流导电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焊接机的大电流导电机构,用于向待焊接工件供给大电流,包括设置于自动生产线上的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有便于焊接工件的上下料工位与焊接工位回转替换的第一导电旋转轴,对应的基座上侧内部设有支承第一导电旋转轴转动的第一支承轴承;
所述第一导电回转轴的侧端部安装有一横梁,在横梁的左右两端对称的安装有分别自回转定位动作且在其上分别装夹需要通电的待焊接工件的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和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
所述第一导电旋转轴和横梁均为中空结构,在第一导电旋转轴中心安装有随其同轴转动的导电过渡套,第一导电旋转轴端部安装固定有随其同轴转动并与导电过渡套固定连接的一级导电环,所述基座侧壁对应第一导电旋转轴的端部安装有至少一个与大电流供电设备连接且弹性触接旋转的一级导电环侧面的一级导电柱;
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或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的端部旋转法兰盘侧面触接的二级导电柱,所述二级导电柱与导电过渡套之间的横梁内腔中还设有将两者之间导电连通的电缆;
所述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和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上分别装夹待焊接工件通过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或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的自身本体通电来向各自装夹的待焊接工件供给大电流。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旋转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其回转运动的两个基座。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回转轴的前后侧分别安装有一横梁,第二导电回转轴和第三导电回转轴对称的安装在两个横梁的左右两端。
优选地,所述基座侧壁设有固定一级导电柱的一级导套和一级压力弹簧,所述一级导套固定于基座侧壁上,一级导电柱滑动的套接于一级导套上,一级压力弹簧套装于一级导电柱上并以基座侧壁为支撑面弹性张力的推动一级导电柱触接一级导电环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横梁侧壁设有固定二级导电柱的二级导套和二级压力弹簧,所述二级导套固定于横梁侧壁上,二级导电柱滑动的套接于二级导套上,二级压力弹簧套装于二级导电柱上并以横梁侧壁为支撑面弹性张力的推动二级导电柱触接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或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端部的旋转法兰盘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传统技术是将焊接电源的地线直接固定在工作台,工作台无法进行工位的转换,无法实现十把焊枪以上的多枪多工位的循环工作,这样就会造成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需要工件两面焊接的自动化生产线上时,利用第一导电回转轴、第二导电回转轴和第三导电回转轴之间通过电缆及固定部件连接的导电柱和导电环,实现焊接工件的上下料工位与焊接工位回转替换的同时,直接给第二导电回转轴和第三导电回转轴上回转固定的待焊接工件供给大电流,有效地实现了焊接工件在两个工位之间的转移,可以一侧工位采用多个焊枪自动进行焊接加工工序,另一侧工位进行上下料工序,实现工件的两面快速焊接和上下料的自动更换,准备工序不需要增加人工费用,焊接过程中有准备时间,焊接安全,不会发生安全事故,从而使得焊接作业的工业机器人能够连续工作,加工成本降低,焊接中没有浪费。
同时产品不需要逐点焊接,一次可以焊接多个触点,降低的劳动强度与提高生产效率;焊接时间缩短,对工件没有损伤,提高了焊接质量,降低了设备的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的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或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的端部连接关系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焊接机的大电流导电机构,适用于焊接工件两面的自动化焊接生产线上向待焊接工件供给大电流,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设置于自动生产线上的两个基座1(图中只显示一个),在两个基座1之间安装有便于焊接工件的上下料工位与焊接工位回转替换的第一导电旋转轴2,对应的一侧基座1的上侧内部设有支承第一导电旋转轴转动的第一支承轴承3,另一侧的基座内设有驱动第一导电旋转轴转动的动力机构(图中未示)。
继续如图1至图4所示,在第一导电回转轴2的前后侧分别安装有一横梁4,在横梁4的左右两端对称的安装有分别自回转定位动作且在其上分别装夹需要通电的待焊接工件的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5和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6,一侧横梁内设有分别驱动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5和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6回转定位的气动机构(图中未示),对应的横梁4上设有支承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5和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6分别转动的第二支承轴承50。
继续如图1至图4所示,该第一导电旋转轴2和横梁4均为中空结构,在第一导电旋转轴2中心安装有随其同轴转动的导电过渡套7,第一导电旋转轴2端部安装固定有随其同轴转动并与导电过渡套7固定连接的一级导电环8,基座1侧壁对应第一导电旋转轴2的端部安装有两个周向均匀分布的与大电流供电设备连接且弹性触接旋转的一级导电环8侧面的一级导电柱9;其中,基座1侧壁上设有固定一级导电柱9的一级导套10和一级压力弹簧11,该一级导套10固定于基座1侧壁上,一级导电柱9滑动的套接于一级导套10上,一级压力弹簧11套装于一级导电柱9上并以基座1侧壁为支撑面弹性张力的推动一级导电柱9触接一级导电环8的侧面,实现第一导电旋转轴2旋转变位的同时,保证基座1大电流供电设备连续不断向第一导电旋转轴2两侧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5和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6上的待焊工件供电。
在前侧横梁4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5或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6的端部旋转法兰盘60侧面触接的二级导电柱12,在二级导电柱12与导电过渡套7之间的横梁4内腔中还设有将两者之间导电连通的电缆13,横梁4侧壁还设有固定二级导电柱12的二级导套14和二级压力弹簧15,其中,二级导套14固定于横梁4侧壁上,二级导电柱12滑动的套接于二级导套14上,二级压力弹簧15套装于二级导电柱12上并以横梁4侧壁为支撑面弹性张力的推动二级导电柱12触接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5或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6端部的旋转法兰盘60的侧面,对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5和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6上工装夹具固定的待焊工件直接供给大电流。
工作时,通过电缆及固定部件连接的导电柱和导电环,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5和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6上分别装夹待焊接工件通过第二导电回转法兰轴或第三导电回转法兰轴的自身本体通电来向各自装夹的待焊接工件供给大电流,实现焊接工件的上下料工位与焊接工位回转替换的同时,十把焊枪以上的多枪多工位的循环工作,有效地实现了焊接工件在两个工位之间的转移,可以一侧工位采用多个焊枪自动进行焊接加工工序,另一侧工位进行上下料工序,实现工件的两面快速焊接和上下料的自动更换,准备工序不需要增加人工费用,焊接过程中有准备时间,焊接安全,不会发生安全事,从而使得焊接作业的工业机器人能够连续工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