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高,适应性强,强度大,效率高,不怕疲劳.2月21日,记者走进今年落户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揭开了“AI物流”的神秘面纱。
1、让无人叉车有“眼睛”
“我们所做的是解决物流中繁重的体力劳动.“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路阳博士向记者解释道,人工叉车的市场存量一直在增加,过去的一年已达到1300万台,需要对应的工人对叉车进行操作。叉车工人重复工作,单一空间体力和强度大,现在很难吸引年轻人。“我们的技术团队已经解决了通用性、高精度、稳定性和适应性等关键技术点,可用于多种场景。”据了解,未来机器人开发的智能视觉无人驾驶模块将赋予无人叉车“眼睛”,运送的货物误差小于1 cm。同时,高稳定性保证叉车机器人24小时运行。随着自适应性的提高,比如托盘倾斜,货物大小不一,AI技术使得无人叉车可以像人类一样解决问题。

目前大型化工、电商、超市等企业都使用了无人叉车。“最近,中国最大的无人叉车应用场景即将被接受,65台无人叉车将在同一个场地工作。“与人工相比,它可以提高效率200% 。
成为工业无人驾驶汽车的领导者
今年年初,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将总部迁至与香港湾合并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这个带有深港基因的企业,进一步将自身发展融入到湾区建设中。
“未来机器人的创始团队由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组成。在香港科技园孵化,后来来深圳发展,现在已经成为200人规模的企业。进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也是理所当然。”李路阳表示,合作区是人才聚集区,区位优势强,定位高。
“未来机器人的目标是打造全自动化工业无人车,利用合作区的发展,实现物流无人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