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临工杯”第十四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在临沂大学开幕。竞赛围绕“融合高效、跨越升级”为主题,共有2万余名师生报名参加,作品内容涉及机械、电子、车辆、化工、纺织、轻工、控制等行业,共推选出1200余项作品参加全省的决赛评审,经过各高校专家组的严格审评,最终推选出500项作品入围决赛第二阶段的展示、评审,角逐一等奖。本次竞赛决赛历时3天,受到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据了解,此次竞赛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临沂大学、山东高校机械工程教学协作组和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组委会承办、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协办的面向全省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行动计划,深入推进高校机电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全社会展示高校机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搭建高校机电类专业教育成果与经验的交流平台,为山东省的经济文化和“创新性强省”的建设培育创新型人才。
记者在展示现场看到,不少参赛选手正热情洋溢地向评委、竞争对手悉心讲解自己创新设计出的作品的原理、构造等,评委也现场打分,并给出中肯的评价。
“这次竞赛,临沂大学一共36件作品参与初评,17组作品入围决赛第二阶段,争取一等奖。其中,‘智能头部跟随自稳式车灯’项目作品我非常看好。”据临沂大学带队老师左玉虎介绍‘智能头部跟随自稳式车灯’是在车辆颠簸或转换方向时,车灯不会随车辆的颠簸而摇晃、跳跃,能够稳定照射一个区域,极大的增强了夜晚行车的安全性。
目前各学校均组建起了高低年级组合的梯队式创新团队,涌现出众多热心创新实践教育的教师,形成了创新教育实践的长效机制。参加“竞赛”的许多作品已经转化为生产力,有的学校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作品改善了学生实训条件。参与“竞赛”的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纵观本次竞赛,以山东大学的“码垛机器人仿真模型”、临沂大学的“智能头部跟随自稳式车灯”为代表的500项参赛作品,共分成十三个竞赛组,内容涉及面广、选题新颖、设计合理,参赛形式多样化,是山东省高校师生的最新创新成果充分展现。
经过十四年的创新实践,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已成为全省高校师生的“创新、交流、协作”和“校企结合”的大舞台,成为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和创新型企业推进宣传的有效载体,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业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闪电新闻记者 达庆珺 临沂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