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是雇主
我是服务商
找项目
成交大厅 --> 移动端 玩转大学仕
大学仕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一手咨询
大学仕自动化小程序
快速找自动化资源、人才
自动化外包小程序
快速找外包需求、找工程师
大学仕抖音号
随时掌握一手咨询
客服协助
加客服免费发需求
联系客服咨询项目
客服电话1
13016879065
客服电话2
400-828-5522
电话咨询客服
投诉电话
18168813292
投诉热线
自动化零部件供应商入驻申请
*公司名称
主营业务
*姓名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提交申请
激活店铺

只需2步,轻松拥有您的专属企业店铺

店铺信息

完善店铺信息,让雇主更加了解你

去完成
企业认证

完成实名认证,让雇主更加信任你

去完成
邀请你加入大学仕联盟
大学仕自动化小程序
长按识别进入小程序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
无人机相关的资讯
共找到 82 个符合条件的资讯
自动化与智能化 将是无人机电力巡检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大学仕 2020-03-31 16:14 1102浏览
【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发展,对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电力巡检已经成为电力从业人员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按照常规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运维人员都需要按照规划的巡视路线图按照顺序完成各项设备的巡视工作,此项工作耗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  随着无人机和AI的发展不断成熟以及在不同行业的应用落地,基于无人机的新型电力巡检作业模式正在电力行业逐渐兴起,依靠无人机高空飞行、远距离、快速作业的能力,电力从业者可以大大提高巡检效率。  无人机的应用给电力巡检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并不是单纯的配备一台无人机,巡检工作就可以顺利展开。无人机电力巡检发展到现在,目前仍然处于“人巡为主,机巡为辅”的阶段。随着电力运维要求的逐步提高,简化巡检过程、提高巡检效率成为无人机在巡检领域发展的重要课题,自动化智能化无疑将是无人机发展的重要方向。  巡检流程自动化  以往的户外电力巡检,在恶劣的环境中,电力巡检人员需要翻山越岭,人力占用量非常大,且整体效率不高。无人机的出现,能极大地解决这个问题。现阶段的自动巡检,主要采用航线飞行模式,辅助以过程闭环,保证巡检精度。  数据处理自动化  无人机电力巡检图像AI处理系统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三部分,即无人机自主飞行实现前端精细化图像采集、数据回传、后台数据处理。而如何保证无人机图像采集数据的有效性和后台数据处理的效率则是衡量无人机电力巡检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日常巡视过程中,重点是要能迅速发现线路、杆塔等设备的细节问题,但现场作业时,常常发生外力对无人机巡检精度产生消极影响的情况,这些外力包括:大风、强光、信号干扰。因此,在巡检过程中引入图像识别技术,无人机能够准确识别拍摄器件,并自动修正拍摄角度,调整相机参数,从而提升系统精确度。  信息反馈自动化  巡检作业流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如何有效管理现场采集的所有数据,并将数据提炼成有效的信息。  我们知道,数据不等同于信息,数据可能是海量或者大尺寸的,但信息一定是凝练、可概括的。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大尺寸的数据样本通过无线链路实时传输,尚不成熟。因此针对飞行任务、数据积累、资源管理、集成融合等方面组建一套无人机综合数据管理平台,是能有效保证输配电线路及其设备安全的一项基础工作。  通过飞行任务管理,解决信息流末端到前端的贯通,通过数据积累功能,把飞行日志数据存储于平台,一边进行统计分析,一边查询跟踪等;通过资源管理,实现飞机与组织架构、人员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不同角色权限清楚划分;通过集成融合,使用无人机作业,并与现有信息系统结合,将系统数据上传到上一级平台,发挥网络协同效应。  结语:无人机自动航线飞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通过搭载高性能计算平台,借助图片识别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现场作业时发现问题的效率,实时处理。而建设管理平台,则全面地提升了无人机电力运维的自动化水平。未来,无人机电力巡检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也将稳步提升。文章链接:安防展览网 http://www.afzhan.com/news/detail/80443.html
国际无人机赛事中,中国高校再夺“世界第一”!
大学仕 2020-03-02 13:35 1476浏览
近日,中国北京理工大学代表队在无人机及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赛事中,再夺一项“世界第一”。据北京理工大学官微发布的消息,北京时间2月25日晚,北京理工大学“飞鹰”队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办的穆罕默德?本?扎耶德国际挑战赛(MBZIRC2020)上,夺得单项冠军!这是北理工“飞鹰”队继上一届比赛(2017年)拿下“无人机移动目标侦测及自主起降”项目冠军后,再次获得单项冠军。 在本次比赛中,作为参赛的唯一一支中国队伍,北理工“飞鹰”队击败卡内基梅隆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东京大学等23支国际顶级院校和研究机构参赛队伍,在“多机协作自主空中夺球”项目中夺冠! 据新华社报道,与上一届(2017年)相比,本次赛事更注重技术与应用结合,内容包括要求多个系统自主协作完成并发任务、在复杂空间内自主完成合作和非合作目标的高动态对接、人机工程协作、危险环境救援等。这些技术可应用于低小慢无人机目标管控、空域安全防护等领域。 另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北京理工大学师生结合无人系统与人工智能发展动向,制定了技术方案,完成了无人系统设计与检验,经过大量实验测试,突破了核心技术,展示了中国高校在无人飞行器领域的科研实力和技术水平,最终以满分的完美表现夺冠。夺冠后,北理师生在现场为武汉加油。 (图文来源网络)
国家电网计划,旗下机器人制造公司国网智能2020年将在在科创板上市
大学仕 2020-02-27 15:50 2004浏览
2月27日消息,国家电网计划,旗下机器人制造公司国网智能2020年将在在科创板上市。2019年12月10日,国网智能首届电力机器人新产品发布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此次新产品发布会共发布6款产品,分别是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电力隧道机器人、变电站智能消防机器人、架空线路绝缘包覆机器人、主从遥操作机器人及无人机巡检图像智能诊断云服务。 国网智能公司长期致力于电网的智能运维,加快推进电力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装备的部署应用,建立起涵盖6大系列、16个品类的“电力机器人家族”。该公司大力推动“互联网+”与运维检修等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全面构建起全方位、多角度的变电站、线路的立体巡检体系,率先提出以电力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电网智能运维解决方案,推动“机器人+”“视频+”联合巡检应用,首次在110千伏商西变电站投入使用,全面构建智能运维体系,提升设备状态管控力和运检管理穿透力,使电网更安全、运检更高效、服务更优质。 国网智能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展电力机器人研究和产业化推广的企业,设有国网公司唯一的电力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和电力系统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经过20年的自主研发,该公司建立了关键技术研究、产品设计与生产、应用推广、检验检测等过程的完整产业链,服务智能电网运维,成为国内电力机器人领域领头雁、排头兵。该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省级以上资质平台13项,荣获中国专利金奖等国家级奖励11项。该公司研发生产的系列机器人已经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1300余座变电站、换流站、电力生产运行环境,推动了电网巡检模式机器人的创新性变革。 2019年年底,国家电网宣布在特高压直流工程等十大领域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这些举措涉及的具体项目都与相关合作方达成初步意向,国家电网正在有序推进后续相关工作。比如,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对外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信产集团有关业务资产注入岷江水电,英大信托、英大证券等资产注入置信电气等重大资产重组顺利实施;电动汽车公司与恒大高科技集团合资成立智慧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与南方电网、特来电、万帮等合资成立雄安联行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桐城抽水蓄能与申能股份、皖能电力合资组建项目公司。同时,积极推进所属电力机器人制造企业(国网智能)在科创板上市。据统计,公司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达406家(占比31.6%),2013年以来公司累计引入非公资本196亿元,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罗乾宜表示,下一步,国家电网将研究拓展混改领域,加大混改实施的广度和深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上市公司,促进资本和业务进一步开放,公司治理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市场化,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混改试点企业和“双百企业”的授权放权力度,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力促试点单位尽快取得改革突破。 (图文来源网络)
《国家科学评论》发布:中国首次实现无人机量子纠缠分发,填补该领域空白
大学仕 2020-02-17 10:15 388浏览
1月20日消息,根据著名期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的研究成果,中国研究人员在国际上第一次实现了基于无人机的量子纠缠分发,填补了中国该领域的空白。对于这一研究成果,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网站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量子通信的“下一个最佳选择可能是相对便宜的无人机”。 据悉,南京大学祝世宁、谢臻达、龚彦晓团队历时两年多研发了这套无人机量子分发系统。在试验中,由一架八轴旋翼无人机搭载重约10公斤的量子通信系统,在几十米高空分别向100米外地面上的两个便携式地面站发射一对纠缠光子,均几乎完好抵达。 量子纠缠是一种发生于量子系统的独特现象,是指当量子力学中的几个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已综合成为整体性质,无法单独描述。量子纠缠分发是把制备好的两个纠缠量子分别发送到相距很远的两个点,通过观察两个点的测量结果来检验量子纠缠的存在,是量子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可以有效证明量子通信链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的可靠性。 “此前,量子纠缠分发已在光纤链路以及卫星和地面之间的自由空间链路中获得成功。但这两种链路的灵活性都受到一定限制。”谢臻达解释,光纤链路可以利用现有光纤网络,但远距离传输受到光纤固有传输损耗的限制,且链路范围受限于光纤网络的铺建;卫星虽然能够实现远距离传输,但受到固定轨道约束,单颗卫星对于固定的地面基站只能在有限时间内建立连接,通信量受到限制,而由于量子通信点对点的特性,要完成全时段和全球覆盖,需要的卫星资源十分庞大。 该团队提出以无人机等移动平台作为量子网络的基本节点,构建移动量子通信网络的设想,成功完成了第一个基于无人机的量子纠缠分发实验,并演示了其在白天、雨天等多气象条件下工作的能力,为移动量子通信网络的构建和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 谢臻达介绍,该实验的成功建立在多项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一是高性能集成化量子纠缠光源。该光源重量仅468克,比采用传统技术的纠缠光源轻一个量级以上。 二是可扩展的光信号收发一体系统。该系统重量仅3.7千克,首次实现了纠缠光源和自由空间单光子收发系统等关键量子通信器件的高度集成化、轻量化,实现了光链路可靠连接,使无人机搭载量子通信节点成为可能。该系统可以有效滤除太阳光对于单光子传输的干扰,使单光子接收不再局限在夜晚,而是可以在白天、雨天等多气象条件下正常工作。三是质量轻、载荷大、续航时间长的纯电动无人机移动平台。无人机平台起飞重量仅35千克,可以在搭载10千克载荷情况下实现40分钟续航,可适应量子测量的苛刻要求。四是便携式地面站系统。该配套系统以锂电池组直流供电,重量小于8千克,折叠可放入挎包,随身携带开机即用。” 据悉,该研究经历两年多时间,团队成员转战南京、石家庄、兰州多地进行实验,对量子信息技术的实用化意义重大。“这种机载移动量子通信平台也可以通过高空无人机、高空气球等多种载体构建长距离链路,并与现有的光纤和卫星量子网络连接,在广阔天空中填补天地之间的空缺,解决不同层次的量子网络全天候、广覆盖的问题。”他说。
多机循环式无人机自动化机库
大学仕 2020-02-15 08:07 772浏览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机库领域,公开了一种多 机循环式无人机自动化机库,包括机架;链循环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同步运行,两组链循环机构对称且竖直设置于机架的两侧架体上;托盘机构,两端各连接一组链循环机构,托盘机构设置有至少两组,能随链循环机构在机架底部和顶部 之间循环移动,托盘机构用于放置无人机。通过 链循环机构连接至少两组托盘机构,能够带动托盘机构在机架底部和顶部之间循环移动,无人机能够降落并储存在位于顶部的托盘机构上,即可 实现多架无人机的停放储存。而且通过链循环机构,能够使得任意一组托盘机构置于机架顶部, 进而实现多架无人机的同时作业以及协同作业, 避免了因单架无人机故障导致作业无法继续的问题发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机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机循环式无人机自动化机库。 背景技术 [0002]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程序控 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按应用 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配合行业 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 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 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0003] 为了实现对无人机的降落以及充电,通常会配备无人机机库,现有的无人机机库大都为单机机库,即只能用于一架无人机的充电、储存,其存在充电时间较长,无法适用连 续不间断作业的场合。此外,单机机库储存的一架无人机同时间只能执行一项作业,当需要 多架无人机同时作业时,单机机库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机器人 无人机等自动化设备应用疫情防控
大学仕 2020-02-12 15:29 663浏览
【安防展览网 时事聚焦】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战中,为了减少人员感染的风险,基于自动化、机器视觉等技术的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产品设备被大量应用。  机器人代替人提升隔离管控水平  以机器人为例,疫情之下,消毒成为各公共场所的重中之重。目前,在武汉疫情中心多家医院,以及上海仁济、肺科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温一、温州六院等前线战场,都有相关的机器人在全天不间断使用。  例如在武汉同济天佑医院和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通过5G云端医护助理机器人、5G云端消毒清洁机器人、5G云端送药服务机器人和5G测温巡查机器人承担远程看护、测量体温、消毒、清洁和送药等工作,有效减少人员交叉感染、提升病区隔离管控水平。  尤其是在医疗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针对隔离诊区等高风险区域,采用机器人等“不接触式的面对面沟通”的就诊方式可以降低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院内专家会诊的效率,节约医疗资源。  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的集成无人驾驶技术的机器人,可实现自主开关门、自主搭乘电梯、自主避开障碍物、自主充电等功能,在医院中承担送药、送餐、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工作,降低了临床工作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除了医院,另外,随着各地返程高峰的开始,各地疫情防控警力部署趋于紧张,尤其是在各高速公路收费站、国道、省道设立的防疫检查站,成为城市联勤检疫的第一道防线。  深圳本着“逢车必查,逢人必检”的原则,对入深人员及车辆信息进行全覆盖检查登记。在深圳各重点检查站,引入了优必选科技5G机器人义警“黄田田”充当高速检查站义警,可以实现全天24小时提醒过往司机提前扫码登记,可以节省4名警力,减少人员近距接触带来的感染风险。同时,“黄田田”还可以进行疫情广播宣传,减轻警力压力。  检查站引入的优必选科技另一款警用巡视机器人“建国”通过全天候全时段自动化巡逻与现场实施监控,使用优化解决方案与技术,实现了对口罩状态下人员的有效识别与溯源,分担民警、辅警等一线工作人员的巡逻任务。“建国”在高速公路防护重点地区24小时不间断自动运行,实现动态体温检测,降低一线人员被交叉感染的几率。同时,该巡视机器人还可以使用警用PDT加密数字集群网络,从指挥中心直接发起对现场的指挥、处置,指令时延小于200毫秒,加快现场的反应速度,对疑似病例进行及时拦截。  无人机巡逻照明,立奇功  无人机的价值在疫情防控中的价值得到更大的挖掘。  在多地的疫情防控宣传中,“无人机+小喇叭”成为当红模式,各地主动对接高科技手段,运用无人机助力疫情防控。除了喊话式移动传播防疫知识,在一些地区的疫情防控中,还配备了兼具红外线热成像镜头的无人机,可实现远程测量居民体温,避免接触引发的感染,以便更好地开展疫情防控的日常登记和摸排工作。  疫情之下,往日以播撒农药和消毒杀菌为主要用途的植保无人机,成了全国各地广大农村乃至城区防疫消杀工作的好帮手。装药、起飞、喷洒,在各地加强消毒措施中,无人机在城市村庄上空无死角全方位地进行特殊的集中喷雾消毒作业,效率高,喷洒均匀,短时间内完成消毒防疫工作。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一大批媒体人甘冒风险身赴一线,不间断地报道各方面的现场情况,这其中也有不少用无人机拍摄的航拍镜头画面。尤其是全国网友“云监工”的火神山、雷神山两家医院的工地建设情况,很多画面镜头基本都是由专业的摄影师、摄像师用无人机每天拍摄和发布的。通过航拍及延时摄影等方式,不仅用无人机视角记录下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施工进展,充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基建狂魔”们创造出的“中国速度”,更以影像的方式帮助世界记忆这场疫情中贡献者的身影。  在医院场地赶工建设方面,照明无人机也派上用场。例如,为帮助雷神山医院夜间赶工,浙江一家专业智能装备公司捐赠的6架照明无人机停留在50米的高空,每架不仅可以照亮6000平方米的范围,而且持续照明10小时,移动性好,可自由变换角度,从而实现立体照明,对夜间加快施工进度大有帮助,成为了这次施工主力照明系统的有力补充。  更多的场景也正在被科技的力量所解决。例如,结合应用广泛的智能摄像头和人脸识别算法,可以自动识别在公共场合没有佩戴口罩的人并加以劝阻;通过“疫情地图”,可以看到疫情爆发后各区域人员去向,更精准地追踪了解可能感染者的出行轨迹;通过自动化系统、远程教育/办公平台,可以减少对生产、生活、学习的影响……文章链接:安防展览网 http://www.afzhan.com/news/detail/79893.html
中国智造:全球首款大型三发通用无人机首飞成功,可用于抢险救灾森林防火
大学仕 2020-01-16 16:24 1004浏览
      1月16日,由成都企业四川腾盾科技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大型三发通用型多用途无人机首飞成功!上午11时7分,该无人机从西南某通用机场,机库停机坪自主驶入起飞线,接到起飞指令后滑行、加速、腾空而起,沿着预定航线和空域自主飞行,整个过程无人机状态良好,各系统工作正常,11时32分平稳着陆,自主驶出跑道滑回机库停机坪。整个过程,无人机状态良好,各系统工作正常。首飞25分钟展示惊艳众人!      “可以驶入起飞线!”11时许,随着首飞现场总指挥黄云一声令下,无人机从机库停机坪自主驶入起飞线。11时07分,在接到起飞指令后,无人机开始滑行、加速,短短300米后即腾空而起,眨眼就冲进云层,沿着预定航线和空域开始今天的“表演”。       当天,通航机场上空云层较厚,无人机进入云层后再难觅身影。“下降一点高度!”黄云又发出新的指令,很快,天上穿来无人机破空的声音,无人机随即又出现在大家视线里。此时,监控器上显示,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在300多米。“这款无人机常规飞行高度是800米。”无人机在机场上空盘旋一圈后,再次升高高度,进入云层。揭秘 3个发动机300米短距起降      黄云介绍,该大型三发通用型无人机,是在腾盾科技公司原TB“双尾蝎”无人机基础上的三发动力增强改型,其环境适应性和任务能力全面提升,是无人机三发布局的全球首创,可广泛应用到抢险救灾、森林防火、地理测绘、气象探测、空中应急通信、电力巡线、航空物流等行业以及军事领域。      该大型三发通用型无人机,由位于成都金牛区的高科技航空企业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在原TB“双尾蝎”无人机基础上三发动力增强改型,其环境适应性和任务能力全面提升,是无人机三发布局的全球首创。为抢险救灾、森林防火、地理测绘、气象探测、空中应急通信、电力巡线、航空物流等行业的应用提供了全新的无人机平台。      三个发动机的配置,让它成为同机型飞机里的“超人”和“大力士”,最大起飞重量由原TB“双尾蝎”的2800kg提高到3200kg。并且,动力系统具备两发故障后仍能安全飞行的能力,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特别适合海上渔政管理、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等海上飞行任务。      该机飞行速域广,实用升限达9500m,最大爬升率超过10m/s,高空作业速度超过300km/h,可持续在9000m高度长时间留空作业,可满足高高原机场的使用条件,具有很强的高原适应能力;全机供电功率达15kW,可适应大功率用电任务,主电源的三余度供电使其更加可靠;飞机还可配置防除冰系统,支持积雨云持续作业;因采用低成本、长寿命的活塞发动机,该机具有优异的全寿命周期经济性。      该型无人机具有出色的短距起降性能,满载滑跑距离不超过500m,抗侧风能力强,可适应不同类型的通航机场起降;三发动力配置,最大起飞重量由原TB“双尾蝎”的2800kg提高到3200kg,动力系统具备两发故障后仍能安全飞行的能力,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特别适合海上渔政管理、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等海上飞行任务;该机飞行速域广,实用升限达9500m,最大爬升率超过10m/s,高空作业速度超过300km/h,可持续在9000m高度长时间留空作业,可满足高高原机场的使用条件,具有很强的高原适应能力;全机供电功率达15kW,可适应大功率用电任务,主电源的三余度供电使其更加可靠;飞机还可配置防除冰系统,支持积雨云持续作业;因采用低成本、长寿命的活塞发动机,该机具有优异的全寿命周期经济性。(文章来自网络,侵删)
美限制GIS软件出口,国产将替代迎来发展机遇
大学仕 2020-01-15 09:42 1464浏览
      近日,美国政府对核心IT技术的出口政策进行了一番新的修订,一份针对中国等国家,旨在限制人工智能软件出口的条例,应用于智能化传感器、无人机、自动驾驶、卫星和其他自动化设备的目标识别软件都受到管制。根据这一规定,从美国出口的地理空间图像软件(Geospatialimagerysoftware,简称GIS,必须经过申请许可才能输出到海外。这项措施或为国产替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用于自动分析地理空间图像的软件专指GIS,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从定义上看,GIS是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处理、显示、分析与模拟,并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对政府、企业的业务数据以及个人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与RS、GPS被统称为3S技术,现已在地理学研究领域和国土整治中得到广泛运用。     据业内人士透露,地理空间图像的下游应用场景众多,包括智能化传感器、自动驾驶等下游软件应用的技术出口将或多或少会受到相关政策的一定影响。对于自动驾驶来说,如果在高精度地图、算法上有外购于美国厂商的软件应用,则也很可能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对于企业自身来说,拥有自上而下完整的自主技术体系至关重要。  不过,可以看到的是,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替代产品企业已经在相应领域深耕多年。据四维图新方面介绍,四维图新在高精度地图领域拥有丰富的地图数据及测绘经验,目前已经形成全自主的完整高精度地图工具链,能够以标准化、高品质量产自动驾驶地图产品。公司在围绕大数据和计算能力的主航道上,积累了近20年的全国高品质道路视频、图像数据,超过30万公里的全国高速道路高质量点云数据。除自身拥有专业的地图数据采集团队外,还包括了覆盖全国的合作伙伴数据和用户贡献数据。      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由三类GIS厂商构筑的成熟产业链,涉及上游数据采集及处理、中游GIS基础软件平台和下游针对行业的GIS应用软件产品。      国内GIS产业链已经较为成熟,上游厂商进行数据采集及处理,中游厂商进行GIS基础软件平台的开发与销售,下游针对各类GIS进行增值开发。从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产业上游中设备供应商竞争格局较为稳定,数据供应方面则较为分散,同样分散的还有下游的应用行业,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5年国内已有超过1000家的GIS应用软件供应商。而中游的基础软件平台,由于其技术要求高,需要良好的研发能力,致使技术壁垒较高,竞争主要集中在超图、ESRI等头部厂商。
日本立法限制中国高科技产品?首限制“5G”?
大学仕 2020-01-08 15:10 886浏览
      1月1日消息,日本《读卖新闻》刊文称,日本将立法限制引进中国高科技产品。新法主要体现在,日本国内企业采购涉及安全的高科技设备时,通过包括税制优惠措施在内的审批手段,将优先批准日本产品。目的是在扶植日本国内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同时,事实上排除相关中国企业。无疑,下一代通信标准5G网络和无人机,将成为日本新法的首批适用对象。       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资料显示,华为公司在全球通信基站市场占据了30.9%的份额,排名第一,中兴公司的份额也有10.9%,也就是说四成份额均由中国企业占领,与爱立信、诺基亚形成了四强格局。相比之下,富士通和NEC的份额都不到1%。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极力推进新法。日本政府之所以决定要制定新法律,对高科技领域的日本产品给予优惠待遇,是因为在中美围绕高科技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日本想要在为本国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帮助的同时,为安全性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担保。       据悉,日本政府将向通常国会提交“特定高度信息通信等系统普及促进法案(暂定名)”,争取在2020年夏天正式施行。该新法的实施,作为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新兴产业基础而备受期待的5G基站将成为新法适用的对象,政府将在提供税收和补贴等援助时进行审查。具体而言,那些在2020年度开始的两年时间里采购5G设备的国内移动通信巨头和制造业企业,将获得从法人税中扣除相当于投资额15%的优惠,而所采购的设备需是满足标准的日本和欧美产品,获得后5G技术研发支持基金的企业也将只有日本企业。  
新型大功率名为飞眼-36(FY-36)的无人机成功经过多方面测试 可续航12小时
大学仕 2019-12-27 14:24 1326浏览
作为无人机新兴大国,中国凭借着多种自研无人机在国际上打响了自己的名声,而中国的无人机发展也处于变革之中。近日,中国有一款无人机引起了外界的注意,因为其动力装置在中国无人机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更有人直言,这或许将是中国舰载无人机的未来。12月26日消息,一款由天津无人机制造商开发的一款名为飞眼-36(FY-36)的无人机成功经过了大功率变载、冲击振动、低温环境等多方面测试,并且这款无人机实现了12小时的续航,而开发人员则表示,在这种无人机的出现将“改变游戏规则”。飞眼-36无人机是一款结合固定翼与四个垂直螺旋桨的无人机,采用垂直起降的方式,其重量有15公斤,能运载3公斤的物体,速度巡航时速为90公里/小时,可以执行一些如电力线检查,搜索和救援任务,同样有作为军事的用途,而这款无人机最突出的是其直接采用了甲醇燃料电池作为无人机的燃料来源,这可以说是我国无人机发展,乃至新能源电池发展的一大突破。相比较与同体积的锂电池,甲醇燃料电池让无人机的续航提升了3倍以上。实际上甲醇电池的原理并不复杂,当无色甲醇流过电池时,其分子会被催化剂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过程释放出大量电子,理论上甲醇可以存储的电能量是锂离子的70倍,不过在此之前,甲醇电池一直没得到推广的一大原因就是其稳定性不佳。因为,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效率低下,甲醇转化的电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空气温度。但中国的工程人员花费了数十年的努力终于越过了这一大障碍,飞眼-36无人机也是经过了15次左右的试验才达到续航12小时的效果。据获悉在最近试飞当天,地面温度降至冰点,空气流动很大,环境条件很不利,而飞眼-36无人机则成功克服了极端天气成功试飞,这代表了我国在甲醇电池无人机的新突破。那么这种甲醇电池无人机是否正如开发人员所说,将改变游戏规则?很多人表示,这种甲醇电池结合无人机的技术,可以考虑成为中国未来航母舰载无人机的设计方案。在中国的国产航母服役之际,其航母的基础配套同样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虽说现在主要围绕着中国的新型舰载机展开来讨论,但随着无人机的发展,同样不能忽视舰载无人机的作用。而利用甲醇燃料电池设计的无人机又能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首先甲醇燃料电池高续航能力保证了无人机能执行长时间的作战任务,可以为中国航母缺乏预警机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成为航母编队的哨兵,而当中国拥有了舰载预警机之后也能与舰载预警机形成远近侦查搭配;此外其抗风能起能有利于适应海上的风浪;而垂直起降则不需要占用多少的空间;此外甲醇燃料电池设计简单,不需要在航母上安装复杂的充能设施;飞眼-36无人机的载重潜力也可以进行进一步发掘,为中国的舰载无人机加油机提供基础。       来源:强国兵器 注:文章内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免费咨询
扫一扫关注大学仕公众号 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关注行业发展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