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是雇主
我是服务商
找项目
成交大厅 --> 移动端 玩转大学仕
大学仕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一手咨询
大学仕自动化小程序
快速找自动化资源、人才
自动化外包小程序
快速找外包需求、找工程师
大学仕抖音号
随时掌握一手咨询
客服协助
加客服免费发需求
联系客服咨询项目
客服电话1
13016879065
客服电话2
400-828-5522
电话咨询客服
投诉电话
18168813292
投诉热线
自动化零部件供应商入驻申请
*公司名称
主营业务
*姓名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提交申请
激活店铺

只需2步,轻松拥有您的专属企业店铺

店铺信息

完善店铺信息,让雇主更加了解你

去完成
企业认证

完成实名认证,让雇主更加信任你

去完成
邀请你加入大学仕联盟
大学仕自动化小程序
长按识别进入小程序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
瑞幸相关的资讯
共找到 4 个符合条件的资讯
行业前瞻性:瑞幸咖啡进军无人零售!拿下4507家门店数据后,瑞幸要做“数据咖啡”
大学仕 2020-01-10 16:32 591浏览
     2020年1月8日,瑞幸咖啡召开“无人零售”战略发布会,钱治亚坚持初心,把“大数据”放在了演讲最核心的位置——链接产品和流量的重要结点。而这次,瑞幸希望能用大数据让咖啡生意“智慧”起来。      2018年,刚刚拿到B轮融资的瑞幸CEO钱治亚,在神州办公楼里接受了十多家媒体的采访,并给自家咖啡打上了“数据”的标签。       在这次发布会上,瑞幸正式发布了智能无人零售战略,推出无人咖啡机“瑞即购”(luckin coffee EXPRESS)和无人售卖机“瑞划算”(luckin popMINI),意在进一步密布网点、贴近客户,构建一个“自有流量+自有产品”的智慧零售平台。       “无人零售终端机将覆盖办公室、校园、机场、车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和社区等各个场所,并和现有的瑞幸门店网络相辅相成、互相补充。”钱治亚说,“企业也可以申请瑞即购咖啡机,需要上传申请人的企业信息、露面外观照片等信息。”       不难看出,瑞幸在“闪电扩张”的同时,也有意缩减扩张成本,选择进军成本更低的自助咖啡机和无人售卖机。这一布局不仅省去了高昂的门店租金和人工费用,更能帮助瑞幸将已有的门店场景延伸,获取更高质量的客户和线下零售数据。       资本市场对这个“无人零售”的畅想似乎非常满意。截至1月9日美股收盘,瑞幸咖啡股价上涨12.39%,总市值达94.83亿美元。 “无人”之前,瑞幸的数据化驱动       根据瑞幸在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截止2019年底,瑞幸直营门店数达到4507家,不仅完成年初“开到4500家”的计划,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累计交易客户数超过4000万。       如此快的扩张速度背后,除了备受质疑的“烧钱优惠券”,离不开瑞幸高层对数据驱动战略的重视。       迅速的门店扩张和快递员调配,必须要借助技术和数据的力量。半年前,《财经》杂志在一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专栏中,详细报道了瑞幸的数据化驱动战略。这篇名为《瑞幸的数据野心》的文章称,瑞幸旨在做到全流程的数据驱动:       将数据接口直接开放给供应商,提前预测出之后每家门店对物料的需求;在配送环节,通过数据可以灵活调动门店和配送员,实现最优化的调度;包括在员工的雇佣和管理上,也通过数据预测,区分闲忙时段,最大化降低成本。       瑞幸投资方、大钲资本执行董事刘绍强曾公开表示,瑞幸运用了基于大数据算法的个性化优惠。不少互联网公司都会使用这样的方式,也有人称之为“大数据杀熟”:活跃用户看到的价格往往更贵,而优惠会倾斜至新用户和低频用户身上,以此来增加活跃度,提高用户黏性。尽管这一方法在互联网圈饱受诟病,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是一种对于获取新客户,并且保持老用户活跃度的高效做法。       钱治亚在发布会现场称,“从数据来看,瑞幸客户数大于门店增长,表示门店效率在不断提升;销售的商品数量大于交易客户增长,代表客户的粘性和消费频次在增加;商品收入大于销售商品数,表示商品单价在提升,收入也在增长。”      据此前瑞幸咖啡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在营收上升的同时,亏损也继续增长,但在门店运营上首次出现了盈利。 门店达到一定数量后,进军无人零售是瑞幸的一次战略再升级。 数据正成为零售行业的“鲶鱼”      不止瑞幸,不少互联网科技巨头也都看上了无人零售的场景和其能够带来的巨大数据潜力。      2018年,亚马逊以13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最大的天然食品和有机食品零售商Whole Foods Market Inc.(全食超市)。这一创纪录的交易额想要获取的不止是线下门店,从数据的角度看,亚马逊还拿到了全流程的用户数据、SKU数据、物流数据——这是无数可以用来跑模型做优化的数据。      去年在西雅图开业的亚马逊GO无人购物线下商店更是线下数据大本营:该商店依靠庞大而复杂的数据收集操作来改变购物体验,你无需付款,亚马逊会通过密布的摄像头和传感器了解你的行为,并直接从你的亚马逊账户付款。       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的研究显示,在投资大数据能力的公司当中,只有8%的公司在利用大数据做一些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其余公司仅仅只是用大数据来拉动渐进式增长。未来,最有创新力的公司往往就是那些懂得如何综合运用大数据与同理心的公司,他们能够闪电般地迅速掌握实际用户所处的情境,以此来驱动他们的技术革新。 而无人零售和其带来的数据,也将给瑞幸带来更多革新可能:       更大的客流量:对线下零售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客流量,而正如钱治亚在发布会上所说,瑞幸所有优惠券对无人咖啡机也一样试用。而通过券和精准推送,瑞幸能够高强度刺激客户购买欲望,并保持与客户更密切的接触,这是“闪电战”下成长起来的瑞幸非常擅长的。更好的绩效:利用长期积累的大数据,瑞幸可以准确地收集客流,跟踪商店内的移动轨迹,形成热点数据,对接POS/ERP数据,总结报表,形成单/多家商店和周期的变化曲线。更进一步,可以掌握周、天气、活动等因素对客流的影响,促进店面绩效的增加。       更精准的选址:选址是很多零售店的重中之重,而通过无人咖啡机积累下的大量数据,能够为各类选址亦或是人员、产品调配提供依据。       2019年5月17日,刚刚成立一年半的瑞幸咖啡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当日涨幅近20%,市值达到47.4亿美元。开创了最快上市记录的瑞幸,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作一家“咖啡商”。       在钱治亚看来,无人零售机是瑞幸无限场景的延伸。机器属于轻资产,更灵活、不受营业执照限制,可以机器数量和所售商品规模,来降低成本,也因此能够布局得更加深入;瑞幸也能通过非常擅长的优惠券扩张策略,激发引导消费者从线上APP转移至线下机器,笼络更多客户。又或许,拿到了如此多宝贵精准的零售数据后,瑞幸摇身一变为零售数据服务平台,又或者是进军便利店行业,也大有可能。 (来源:大数据文摘魏子敏)
雀巢用胶囊咖啡打破对速溶咖啡一哥的增长困局?
大学仕 2019-08-26 11:04 1054浏览
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雀巢的速溶咖啡广告就开始在电视机里传播。一群港味十足的年轻人,玩着乐器,饮着咖啡,脸上表情时而忧郁时而明朗,加上一句“味道好极了”的广告语,雀巢咖啡一时间家喻户晓。逢年过节,罐装的雀巢速溶咖啡是送礼佳品。二十多年后,雀巢咖啡营造的高大上的余波,如今依然影响着消费者对咖啡的认知。竞争对手前仆后继之后,出现的瑞幸咖啡好像会给雀巢带来极大的冲击。雀巢用胶囊咖啡对战瑞幸们,会带来显著的成效吗?   速溶咖啡一哥的增长困局   如果非要询问县城女青年于琳琳,在什么情况下会买速溶咖啡的话,她的回答是“装的时候。”   偶尔逛超市,于琳琳会象征性地拿上两支速溶咖啡。甭管什么牌子,味道也没多大关系,关键是比起其他饮料,喝咖啡有逼格。就算整盒购买单价更便宜,她也宁愿花2元一支的价格单买。“整盒贵,喝不完。”   比起线下即时性消费的克制,线上的冲动消费则具有明显的囤货性质。   同样生活在这座县城里的齐悦买速溶咖啡的原因是抵挡不住淘宝的促销魔力。近期她和同事拼单,在天猫买了两款日本的UCC速溶咖啡。两款咖啡页面,分别注有“年终特惠买一送一”和“第二单0元”字样。“哪个有优惠就买哪个。”   在中国,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咖啡,是从雀巢的速溶咖啡开始的。不过,雀巢并非第一个进入的咖啡品牌。1984年,麦氏咖啡(后改名麦斯威尔咖啡)打响了中国速溶咖啡市场的第一枪。4年后,姗姗来迟的雀巢在东莞成立了东莞雀巢公司,正式进入中国。   靠着电视营销和强大的线下分销体系,雀巢咖啡后来居上,成为中国咖啡市场的一哥。尽管大部分70、80、90后对咖啡的第一印象来源于雀巢,但也有例外。   1993年出生的Amelie,经历和一般人正好相反。1999年,6岁的Amelie第一次见到父母购置了一台咖啡机。得益于这台机器,她的第一杯咖啡是现磨咖啡。这一年,也是星巴克进入中国的第一年。   同年1月,星巴克在北京国贸一期开出了大陆第一家门店,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参加工作后,Amelie没有听父母对速溶咖啡不健康的评价,转投了速溶咖啡怀抱。“主要是方便,在哪里都能喝,味道也没有比现磨咖啡差,价格还便宜。平均一袋五六块钱吧。”   方便是速溶咖啡对都市白领们的主打消费点。 相比小镇青年,都市白领对速溶咖啡的消费有明显偏好。Amelie挑选速溶咖啡的标准是看原产地。“我喜欢的东南亚和摩洛哥的咖啡豆。摩洛哥的味道偏重,酸,香。东南亚的稍微甜一点,但也香。”   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喝咖啡,同时作为具有依赖性和成瘾性的特殊饮品,咖啡也在努力让自己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年年底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2014-2018年中国咖啡市场消费量稳定增长。2014年咖啡消费总量为2181万吨,同比增长34%;2017年消费总量为3825万吨,同比增长29%。   咖啡豆经过生豆处理,烘焙、萃取,烹煮等步骤变为一杯饮品,按照消费方式不同,咖啡可分为速溶咖啡、即饮咖啡、现磨咖啡。报告显示,从细分市场来看,速溶咖啡霸占中国咖啡市场,占比高达71.8%;其次为现磨咖啡,市场占比为18.1%,其后为即饮咖啡,市场占比为10.1%。其中,雀巢咖啡在速溶咖啡占比超过70%。   然而身为速溶咖啡一哥的雀巢却过得并不舒坦。在消费不断迭代升级的这30 多年里,雀巢咖啡就像麦当劳和肯德基不再稀罕,也不能期待速溶咖啡在中国的咖啡消费者心里定位不变。   和更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可口可乐在华的定价策略一样,雀巢速溶咖啡的价格30多年来涨幅甚微。十多年前零售价一元一条的雀巢速溶咖啡,十多年后只有不到五毛的价格涨幅。   1981年4月份,可口可乐北京五里店厂正式投产,售价0.45元一瓶,是北冰洋汽水的三倍。当时工人的平均工资大概是四五十块,每月的工资只能购买100瓶可乐,可乐是当之无愧的奢侈品。而如今,不到3元的可口可乐已经成为大众饮品。   这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开拓策略,建立在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基础之上。一旦市场增速放缓,公司业绩就会面临持续下滑的困境。而雀巢从2017年开始就有了这样的忧虑。   2017年,雀巢咖啡在三里屯开了一家快闪店,雀巢中国咖啡业务的资深副总裁葛文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过去三年中,速溶咖啡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仍然在逐年递增,但2017年已经回落到单位数的增长。   推出新品是重振市场的最好办法。雀巢,也正是这么做的。   在中国市场,雀巢咖啡的调整可以总结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品质上的提升,一种是循序渐进的创新。   2018年,雀巢对一款2002 年左右上市的产品雀巢金牌速溶咖啡进行升级,在雀巢的定位中这款速溶咖啡「犹如一杯咖啡馆现磨咖啡」。雀巢金牌速溶咖啡从瑞士进口,使用阿拉比卡咖啡豆——和通常咖啡店使用的咖啡豆相同。   雀巢还在线上渠道实验一些新的品类。例如一款无蔗糖咖啡,和雀巢经典的1+2 速溶咖啡相比口感差别很大,丝毫没有甜味。而且还更换凸显绿色的包装,来让追求健康的年轻一代消费者看上去更有好感。还有一种速溶咖啡升级版「浓臻交响」,用进口咖啡豆、改变奶糖咖啡的比例。这些产品都先在电商渠道上进行一段时间的预售,才正式推向市场。   2018年初,雀巢在中国创立了创新孵化器团队,希望快速响应中国市场需求定向研发新品。它也是继美国之后,雀巢设立孵化器加速创新的又一市场。   2019年1月18日,雀巢又推出名为“亨利@雀巢”(HENRi@Nestlé)的开放创新平台,意在吸引一些在产品、设计方向具有创新的个人或者公司,来参与雀巢公司的创新项目。   雀巢大中华区副总裁兼策略与业务发展部负责人林上明称,“雀巢将为每一个挑战项目投入5万美元,同时委任一位雀巢公司内部员工作为顾问,以推进试点项目的实现和运行。   从目前看来,这两笔投入还没有收到明显成效。   当然资本运作是最快的解决现有产品问题的方法。2018年8月28日,雀巢以71.5亿美元的价格获得在星巴克门市以外全球行销星巴克产品的全球永久营销权。雀巢的Nespresso和Dolce Gusto咖啡胶囊系列将使用星巴克品牌。   一年之后,就在今年8月初,雀巢与星巴克又面向中国消费者推出全新“星巴克家享咖啡”系列产品及为店外饮用场景提供“星巴克咖啡服务”整体咖啡解决方案。   8月1日,在天猫上市的这21款“星巴克家享咖啡”系列产品,包括烘焙咖啡豆、研磨咖啡粉以及首款与奈斯派索(Nespresso)和雀巢咖啡多趣酷思(Nescaféolce Gusto)咖啡机配套开发的星巴克咖啡胶囊,这一次的联合把胶囊咖啡作为主打产品。   雀巢联合星巴克的做法,是合作双方互相为彼此筑造护城河,在变化多端的中国咖啡市场提前抱团取暖。   三足鼎立的新咖啡市场   与雀巢和星巴克这两大外资巨头意识到的危机相反,还在咖啡市场之外的快消巨头们却选择想方设法进入咖啡市场,哪怕只是边缘市场。   八月初,北京常营的华联超市里,一场新品促销吸引了不少人关注。一款瓶身与可口可乐十分相似的产品,和普通的可口可乐紧挨在一起,如果不稍加注意,很难发现它与普通可乐的不同。   拧紧瓶盖摇晃瓶身,它在打开瓶盖时一样会喷出大量泡沫。口感也与普通可乐相差不大。只不过在感受完可乐的甘甜之后,你还能在舌尖找到一种苦涩和香醇的咖啡后劲。   这其实是可口可乐在大陆的新推出的碳酸咖啡饮料“咖啡+”。7月17日,可口可乐通过旗下社交账号宣布其上线的消息。这是继2014年从日本引进乔雅咖啡、2018年收购连锁品牌Costa之后,可口可乐再次重注咖啡赛道。   瞄上这条赛道的选手不止可口可乐一家。两个月前,农夫山泉在跨界了茶饮料和果汁饮料之后,把一只脚也伸进了咖啡赛道,推出一款名字有些奇葩的饮料——“炭仌”咖啡。官方的解释是,炭代表着咖啡烘焙过程中的火与热,仌同冰,意味着低温萃取的流程。   同样是在这个夏天,首次涉足即饮咖啡领域的还有乳业巨头伊利。   7月12日,伊利宣布推出新品圣瑞思咖啡,正式跨界进入咖啡领域。新品上线没几天,还请来了流量小生陈立农作代言人。   算上耕耘多年的雀巢、星巴克、三得利、统一、味全等等,主流饮品快消公司大半数都已经入局即饮咖啡市场。尽管即饮咖啡在整个咖啡市场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持续的增长已经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快消巨头们在边缘试探。   而除了这些咖啡界不同领域的竞争者,雀巢还需要面临小众品牌的异军突起。雀巢的线上运营相关负责人向零售内参记者表示,尽管雀巢在天猫等渠道每年的增长依然保持两位数,但越来越多新品牌正在分割这个市场。“小品牌针对市场灵活的反应速度,是雀巢作为一家复杂的大企业比不上的。”   为了跟上小品牌的反应速度,雀巢在组织架构上也做了一些调整。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克•施奈德接管雀巢之后,废除了高管会议的座位安排,让大家随意就坐,这在瑞士企业相当罕见。   他还计划每年有17 亿瑞士法郎的预算来研发产品,例如新的咖啡供应方式。比如把氮气冷萃咖啡加入产品线之中。   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已经有越来越多对咖啡有明确认知的消费者,选择了海淘彰显他们对速溶咖啡的品味。Amelie在精品咖啡店喝到喜欢的咖啡后,会根据咖啡豆的原产地在淘宝上搜索当地的速溶咖啡产品。   淘宝全球购的海淘咖啡数据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问题。根据淘宝全球购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海淘速溶咖啡消费者数量同比增长88%,消费总额同比上涨51%。   这一次雀巢选择胶囊咖啡作为合作主打款,一方面是由于过去的产品创新太过温和,而市场迫切需要一款革命性的新产品出现。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现在在雀巢的咖啡业务当中,增长最快是胶囊咖啡。雀巢旗下的两个胶囊咖啡品牌Nespresso(奈斯派索)和Dolce Gusto(多趣酷思)的高层管理人员曾向界面新闻披露,这两项业务正在以双位数增长,超过中国市场整体的“中等个位数增长”。   咖啡是当下在聚光灯下的市场,雀巢选择把这场胶囊咖啡的革命放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除了电商平台目前仍然保持的较高速增长因素外,或许也是想找一个能与消费者互动沟通的平台,在真正的危机到来之前,完成引导消费转型的目标。   不过,如今雀巢想教中国人喝胶囊咖啡,是否像当初那么简单呢?   Amelie表示,速溶咖啡最大优势在于方便,胶囊咖啡需要搭配胶囊咖啡机,制作麻烦,加上口感没有很大提升,她对胶囊咖啡并无太大期待。而对于于琳琳和齐悦来说,几百到上千不等的胶囊咖啡机已经构成了她们消费胶囊咖啡的门槛。   以发达国家情况来看,当人均GDP 和消费水平提升后,人们对咖啡的偏好会从速溶逐渐转向现磨,如此一来,速溶咖啡将会面临进一步的下滑。瑞幸等中国本土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已经捅破现磨咖啡和速溶咖啡之间便利性与既得性的窗户纸,速溶咖啡面临的挑战也变得更加艰巨。   拿下星巴克线上咖啡产品的经营权,雀巢也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研发新品的时间。至于雀巢能否研发出革命性的新品,就有待时间来检验了。   关于雀巢   雀巢公司是由亨利·内斯特(Henri Nestle)于1867年创办,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韦威(Vevey),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公司起源于瑞士,最初是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     来源: 零售老板内参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瑞幸—现实版的The China Hustle
大学仕 2017-08-09 13:10 1214浏览
中外有别,不仅指的是人的外表,更多的是看待事物,为人处世上。   不少中国人认为,老外看待国人是带有偏见的,但是很少有人会考虑,为什么会有偏见。   一部分原因,当然是老外以旧眼光来看待新中国;但是,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很多中国人的所作所为,让老外认为他们的旧眼光没有看错。   标题的电影,是2017年上映的一部美国纪录片,不是很热门,估计很多朋友连名字都没听说过,更别说看过了。   这部纪录片,揭露了在当时,有80%的中国企业在美国股市上市都是空壳诈骗的事实。在美国法律当中,财务造假就算证券欺诈。   纪录片的主角叫Dan David,曾是华尔街卖空交易活跃人士。他听到一些传闻,说很多中国上市的企业其实是空壳公司,账目也全都是假的。   抱着一丝怀疑的态度,他和他的团队到中国走了一遭,对随机选中的30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进行了深度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骗局是这样运作的。   在美国由于经营不善,每年都会有一些濒临破产的本土企业。   而这些中国企业,为了寻求融资机会,便假装被这些要破产的美国企业并购,摇身一变成了美国上市公司,借壳登陆纳斯达克。   从2006到2012年间,共有400家中国企业在美国融资上市,其实80%都属于“反并购”上市,总市值达到500亿美元。上市之后,他们的股票通常能够成百倍增长。   但是,这些企业本身在中国没有正常的经营,全靠做假账和距离信息差制造虚假数据。   其中有一家叫做“东方纸业”(译名)的企业,专门销售高质量纸制品到全国各地,号称年营业额1亿美金。   等美国人的投资人到达厂房才发现,垃圾遍地,机器全部是坏的。公路根本都没修,而且根本无法承重满载货物的卡车。   更夸张的是,他们的偷拍录像显示,投资人的大巴来之前,工厂的灯全部是暗的,投资人来了之后,马上全部亮了。投资人走了之后,灯又全都灭了。   而这家“东方纸业”,现实中也被浑水公司成功做空。尽管SEC最终调查的结果是不予处罚,但期间东方纸业的股价跌幅超过80%。   当年拍《The China Hustle》的导演绝对想不到,1亿美元的骗法已经让他在电影里大书特书,这回出了一个22亿的!   这个倒霉的孩子,就是瑞幸。没错,瑞幸就是个倒霉的孩子。   首先,瑞幸是一家还在成长的公司,有自己的创新,但是更多的还是在模仿、跟随阶段。   大家看到不少熊孩子干坏事,不乏触犯法律的,包括肆意高空抛物、乱掰车标,甚至杀人等。   以大多数国人的管教想法,更多的还是所谓的宽容。但是过分宽容就变成了纵容,最终导致了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严重后果。   在资本市场同样如此,22亿造假在A股连前50名都排不进去,下周回国贾布斯,扇贝跑到隔壁岛,比这都厉害多了,也没见监管放了什么大招。   而这次不同,大招来了。首先是刘副总理要求从重处理。 然后,市场监管部门开始对瑞幸进行调查。 这也就是网传的“对瑞幸接管”,顺便问一句,“原油宝,可以被接管不?”   所以说它是倒霉的。但是,瑞幸倒霉了,国内的投资者就走运了。   A股合规守法的广大投资者,要感谢浑水撕逼瑞幸咖啡,要感谢美国SEC怒怼中概股。国内造假几十年,最后还是靠着美帝的压迫,借了洋大人的光,才开始出手整治。   真是外来和尚好念经,上次帮助A股提升管理,还是加入MSCI的多轮“较量”了。   很多人认为,瑞幸是无辜的,就算做错了,好歹也是:薅资本主义羊毛,喝社会主义咖啡。   但是,就是这种纵容的想法,让A股上市公司作假不断,这也怪不得外国人用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企业。   对于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那是个别不法商人的做法,别跟中国、别跟民族扯上关系,要坚定我们的立场。   不要喝了9块钱的咖啡就大赞民族之光,人家拿的才是大头,给自己换了3000平的别墅和500万的兰博基尼。   不仇富,但是也不要助恶。不然以后受苦的是我们的子子孙孙。   老金真正希望的是,能出现越来越多的合规守法的好企业,踏踏实实的做事,认认真真做人,赚钱是应该的,但是骗人就不好了。   毕竟目前国内阿里、腾讯之流太少,尽管它们也有缺点,但是比绝大多数公司都好太多了。   证监会除了运用长臂管辖对瑞幸进行调查外,周末对A股的财务造假和信披违规也发出了警告。今天ST板块跌停潮,就是资金开始逃离绩差股。   希望接下来监管是把严打落到实处,长期严格执行,而不是运动式的整风。   当然,监管打了一棒,还是要给颗糖的。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天国家队上班的很早哦。早上开盘就拉银行,把指数拉的红红的。
瑞幸引发的长臂管辖,将开启一个新时代
大学仕 2017-08-09 13:01 11596浏览
今天,继续吃瓜。   先是阿里蒋总裁的调查结果出来了,吃到了极其严厉的处罚,取消其阿里合伙人,很多吃瓜群众纷纷表示处理的太轻了。   不过,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合伙人身份意味着什么。   阿里的制度非常有中国特色,在西方舶来的董事会上面,搞出来了一个“合伙人”制度,由合伙人提名主要的董事会成员以及CEO等高管,并进行公司最重要的战略决策。   所以,熟悉历史的小朋友们很容易明白,作为一群70后的阿里合伙人中唯一的85后,蒋凡是作为阿里接班人来培养的。   因此,取消合伙人的身份,处罚的力度远比很多吃瓜群众盯着的“取消去年所有奖励”重的多。   毕竟,按照阿里现在的发展势头,十余年后其全球影响力恐怕不逊于意大利加拿大这样的G7国家,“阿里一哥”的地位根本不是用钱能够衡量的。   而经过阿里的内部调查,总裁并没有涉嫌利益输送,只因为总裁夫人的一条感情问题的微博就搞出了这么大的处罚,相比于其他不干涉个人行为的公司,阿里此次处罚之重,也颇有"管得有点远”的嫌疑。   随着今天上午,一字千金蒋夫人的“瓜”瓜熟蒂落,下午吃瓜大热门的瑞幸也搞出来一个大瓜,网传的公司已被公安工商部门接管。   随后,瑞幸官微也发布声明:目前,公司正在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对瑞幸咖啡经营情况相关工作的了解。   当然,这都是表面上的说辞,看一看金融委4月15日对造假欺诈行为的严厉斥责,就会明白,监管机构在两周前就已经介入了。   而且不出意外,这个曾经以创造美股IPO最快速度记录的瑞幸咖啡,可能会成为中国新《证券法》实施后长臂管辖第一案。   什么是长臂管辖(Long Arm Jurisdiction)呢?   1993年1月20日,新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国会山进行就职演讲,也向全世界发布了一个信号,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将担负起领导全世界的责任,向全世界输出美国的价值观。   这也意味着美国的霸权,从“治外法权”向“域外法权”扩张。   而扩张的方式,就是靠长臂管辖。   长臂管辖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即使你不在我的境内,但只要你跟我有个一根毛的关系,我也可以管你”。   其中,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是“包头空难”。   2004年东航MU5210遭遇空难,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都是中国的,遇难的也没有一个美国人。结果,美国法院愣是以东航和制造飞机的庞巴迪在美国有业务,以及飞机有部件在美国生产为由,强势要求长臂管辖在美国法院审判。   而且,随着911之后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开始全面执法和推行新自由主义,在全球各地都在搞长臂执法,更是开始为美国的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服务。   譬如法国工业明珠阿尔斯通就被在长臂管辖的一连串打击之下,不得不卖给了美国的GE;跟普京谈笑风生的华信,因要入股被美国制裁的俄罗斯石油,其向非洲行贿被美国抓住后,在长臂管辖的威胁之下公司直接解体。   甚至最近两年从中兴到华为,这些都不在美国做生意的中国企业,连翻被收拾的背后,也是美国在搞长臂管辖。   反正美国凭借着霸权,只要想收拾你,总有一个理由能够收割你。 咦,是不是发现有意思了,终于有一天,咱们也可以搞“长臂管辖”,对在美国上市企业来执法了。   嗯,瑞幸真的很不幸,成为立法一个月后,第一撞枪口上的......   由于瑞幸的国际化,牵扯的利益也不是一般的多,且不说其董责险涉及的境内外十余家保险公司,其造假的过程中,上下游供应链以及券商和会计事务所必然也都会涉及。   这意味着不仅神州系的一众大佬恐怕难以免责,一众国际巨头深挖下去怕是也会被拖下水,譬如四大会计事务所的安永,八大投行的瑞信和摩根士丹利,还有国际顶级的供应商路易达孚和恒天然等一众巨头......   所以,回过头再来看此次长臂管辖权的意义。   面对全球投资者的索赔,瑞幸自己肯定是把自己卖了都赔不起的,所以就像当年的包头空难,除了东航被告之外拉上了庞巴迪和GE联合索赔,此次瑞幸利益受损的投资人必然也会把会计师事务所,投行甚至可能参与造假的机构们都一起告了。   而打官司是要讲证据的,由于金融委的重视,相信瑞幸所有造假的证据,以及相关机构涉嫌的犯罪证据,都已经被挖地三尺的公安机关所掌握了。   换句话说,不仅一群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巨头都被我们捏住了小尾巴,甚至连美国证监会想要执法,也得寻求中方的帮助。   不得不慨叹,金融委的反正是真快,竟然在一系列糟心的事儿中搞出了一堆的筹码。   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国际局势是非常不利的,不少美国地方政府准备靠长臂管辖来勒索我们,同样,继瑞幸之后,美国的金融资本也在准备做空中概股以及香港的资本市场。   本来,我们够应对的筹码并不多,而第一时间抓住了瑞幸及其同伙做假账的证据,反而把一滩烂泥变成了我们的筹码。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得不感谢瑞幸,生前请大家喝便宜的咖啡,死前还能拖着一群大佬给自己垫背,也算是鞠躬尽瘁。   不过,昨天逼急了的李国庆去抢公章只是一个缩影,大量的中国创业公司们,内心深处怕是把瑞幸骂了个底朝天,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下,各家都面临从融资到IPO的严重危机,瑞幸的造假更是让他们会被打上标签,遭遇集体低估。   因此,今天的深改委会议,推出的创业板注册制方案就很值得玩味了.   注册制意味着不再要求盈利而且可以特事特办提速,而且领域也将相比于科创板进一步放宽,也将使得原计划赴美IPO的中国创业企业又多了一个新的选择。   毕竟,就像阿里需要依赖年轻的蒋总裁在接下来的电商大决战中打出绝杀,中国也需要大量的新型创新企业,在这场百年未有大变局之中往前冲。
免费咨询
扫一扫关注大学仕公众号 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关注行业发展与未来。